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銀川鄉村小舞臺唱出文化大天地(圖)
銀川鄉村小舞臺唱出文化大天地(圖)
農業網   時間:2018/5/30 10:30:00  來源:銀川日報  閱讀數:398

農村文化

  白天田里種地,晚上大院排戲……在和順新村農民文化大院,從看秦腔到登臺唱秦腔,文化生活已成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每逢節假日,在銀川金鳳區良田鎮和順新村“郭文強農民文化大院”,30多平方米的屋子被村民擠得滿滿當當,大伙圍坐在一起,切磋秦腔演唱的技法。“剛搬來的時候,農閑時要么窩在家,要么在家門口諞閑傳。自打村里有了文化大院,郭文強帶著我們這些愛唱戲的票友成立了和順新村秦腔劇社,鄉村舞臺熱鬧了,聽戲不花錢,還能上去表演,這可比看電視過癮吶。”談起變化,和順新村村民虎奎臉上洋溢著笑容。

  自己演戲自己看

  良田鎮和順新村是寧夏“十二五”生態移民工程的重要安置點之一,安置了來自彭陽縣的生態移民750戶3311人。2011年,郭文強、劉潤香夫婦帶著孩子和老人共9口移民到和順新村。

  “新房子寬敞明亮,還有兩棟溫棚,日子越過越好。

  我平常就愛好唱秦腔,農閑的時候就和村上幾個戲迷一起在家里唱幾段。”37歲的郭文強告訴記者,“開始就是村上幾個戲迷湊在一起,沒想到后面人越來越多。”

  得知郭文強經常和村民一起唱秦腔后,2014年金鳳區文體旅游局與和順新村村委會在郭文強家里辦起了文化大院,命名為“郭文強農民文化大院”。“文化大院里有圖書,金鳳區文體旅游局還給配了音響和樂器,我們就想著與其等別人來村里給我們唱秦腔,不如我們自己組建一個業余的秦腔劇社,自己演戲自己看,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演。”郭文強說。

  就這樣,一個由村民組成的業余秦腔劇社在村里成立了。記者在“郭文強農民文化大院”看到,除了一面墻的圖書,戲服、道具、演奏樂器等物品在一間30平方米的空間里整齊擺放,舞臺、桌椅、燈光一應俱全,這里就是秦腔劇社的活動場地。

  白天田里種地 晚上大院排戲

  目前,秦腔劇社已經擁有35名演員,年齡*的50多歲,*年輕的25歲,都是本地村民,生旦凈丑行當齊全,經過幾年的磨礪,演員們的演技雖不及專業演員,但對戲曲的認真、對秦腔藝術的熱情卻絲毫不差。

  “以前舞臺經驗不足,吐字不清,配合不到一起,去年金鳳區文體旅游局專門請老師,給我們上了一星期的課,大伙一下子就找到門道,現在一上臺底氣更足了,經常唱的本戲和折子戲就有《鍘美案》《三娘教子》等30多出呢。”談及劇團的業務能力,劉潤香越來越有自信。

  大家農忙種地,農閑排練,隨著演技的提高,秦腔劇社從清唱開始轉向排演折子戲,又從農家院慢慢唱到了大舞臺,既為本村村民演出,還為興慶區和西夏區等地的村民送戲上門,每年的演出都在30場以上。

  “我們的演員晚上忙完農活都會抽空趕過來排練,還有好幾個年輕人在城里打工,聽說周六有演出,周五趕回來不休息先到舞臺上走兩圈,不管什么天氣,只要能唱,保準不會請假。”談及帶著團隊演出,郭文強感慨道。

  唱秦腔已是生活的一部分

  “家里種了兩棟棚,一年收入3萬元左右,我倆一年帶著劇社出去演出的各種費用得花5000多元,很多人都說我們傻,讓我們放棄,但是我每次看到大家都這么賣力地唱,站在舞臺上看著臺下的鄉親們熱烈的鼓掌,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劉潤香告訴記者。

  在郭文強的手機里,記者看到有十幾個秦腔票友群。“攤子越鋪越大,村民們熱情越來越高,業務不能落后,對以后的發展也得有計劃。”郭文強說道。

  今年3月份,和順新村秦腔劇社通過了金鳳區文體旅游局的評審,意味著郭文強將帶領其團隊參加今年金鳳區送戲下鄉和廣場系列演出。“這肯定是個好機會啊,能鍛煉水平,還能攢經驗吶。”郭文強滿足地說道。

  如今的和順新村,在全力搞產業升級的同時,精神文化同樣蓬勃發展。逢年過節,村里的小廣場上,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場景:村民們從家里、從溫棚、從打工的地方趕過來匯聚在一起,看著同村的“演員”輪番登臺演唱秦腔,不時為演員們喝彩叫好。村民從看秦腔,到登臺唱秦腔,已不再是“過把秦腔癮”這么簡單,文化生活已成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你說圖個啥,就是圖個喜歡。大人們來文化大院排練,娃娃們也都愛上秦腔和跳舞了,這就是改變。我們不會放棄,會一直堅持下去。”郭文強、劉潤香夫婦堅定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