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住在水口鄉,享受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氣。”66歲的上海老人陸福明說的水口鄉地處太湖南岸長興縣,鄉村旅游十分紅火。因八成游客來自上海,被稱作“上海村”。昔日“賣山林”,今日“賣風景”,依靠發展旅游產業,水口鄉農民去年人均純收入達28353元。
水口鄉的變遷,是浙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樣本。行走在浙江大地,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景象如畫卷徐徐鋪展。十多年探索和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之于浙江,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上升為全省上下的自發行動。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一任接著一任干,生態環保藍圖一以貫之繪到底。
水清、天藍、地凈,浙江一步步向前邁進。據統計,2017年浙江全省22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占82.4%,69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0.0%,全年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連續4年呈上升趨勢。
轉變方式迎來綠色發展
浦江縣虞宅鄉馬嶺腳村,峰巒疊嶂,綠樹蔥蔥,重新改造的一排排黃泥房錯落有致。在村中心一幢民宿墻角的石塊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污痕。這是當年加工水晶后的污染痕跡,特意留下警示后人。
把時間指針撥回到5年前,當時被稱作“水晶之鄉”的浦江有兩萬多家水晶企業,擁有全國80%的水晶產量,80%的村莊有加工作坊,打磨的拋光粉隨著污水四處流淌,周邊河水的顏色像牛奶一樣。
2015年,浙江按下“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加速鍵,啟動實施“十百千萬”計劃。通過綠色引領、治污倒逼,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堅決打破拖累高質量發展的壇壇罐罐。近五年累計關停淘汰“低小散”企業3萬余家,整治提升1萬多家。
將牛欄瓦舍改造成頗具小資情調的牛欄咖啡,將破敗棄用的民房改造成滲透式排污的環保型“洋家樂”,浙江農民以更加綠色化的人居環境走向鄉村振興。
莫干山腳下的德清縣,青山疊翠、碧水環繞,530多家“洋家樂”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之間。吃上“生態飯”,美了鄉村、富了村民,綠色經濟正成為德清發展的新引擎。
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江數以萬計的村莊美化了環境,人民群眾對生活環境的關注比任何時候都高。詩畫江南的碧波清流,日新月異的城鄉面貌,已成為浙江人的自信與驕傲。
讓綠色理念進入千家萬戶
浦江縣翠湖波光粼粼,微風輕拂。62歲的村民周成樂,時常坐在自家小樓外,看著孩子們在翠湖里游泳嬉戲。“以前,翠湖里垃圾成堆、臭氣熏天,如今通過大力治水,翠湖的水質得到極大提升,還有黑天鵝來安家呢!”他開心地說。
一汪碧水,折射出浙江的河湖之變。2014年初,浙江發出“五水共治”總動員令。2017年,又率全國之先吹響了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沖鋒號。在全民治水理念的號召下,浙江形成了比五級河長更為龐大的“民間河長”隊伍。如今,浙江既有省長、市長擔任的“總河長”“河長”,也遍布著“紅領巾河長”“河小二”“池大爺”“塘大媽”,還有不少“洋河長”和“鄉賢河長”。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是遠近聞名的垃圾分類示范村,村里設置“紅黑榜”和“笑臉墻”,用考核機制激發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自主性。“哪個農戶家被點名沒做好,他們自己就會覺得很沒面子。”村黨支部書記錢瑞華說,每次通報垃圾分類檢查情況時,村民們都會早早地等在那里。
在浙江,這種場景越來越普遍:富春江畔的桐廬縣,因為垃圾分類家家負責,29個行政村直接取消了保潔員崗位;浦江縣40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垃圾分類處置;龍游縣賀田村村民們在垃圾袋上貼上“身份證”,實現垃圾處理責任到人……
以垃圾分類逐漸實現從“政府推著走”向“村民主動干”轉變為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無論是農業或工業,浙江人的生態環保意識愈加強烈。
改革體制筑牢生態屏障
“改革引領、創新驅動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浙江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說。
自2015年提出“打造*嚴環保執法省”,浙江持續在環保執法上保持高壓態勢。2017年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6萬件、罰款8.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和34.3%。此外,浙江移送公安案件數繼續居全國首位。
一條看不見的紅線完成生長,這是我國繼耕地紅線之后,第二條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的紅線——生態保護紅線。2016年9月,浙江出臺了《浙江省環境功能區劃》,形成覆蓋全省“一個區劃一張圖”的生態環境空間管制制度框架。2017年,浙江落實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將這條關乎生態安全的生命線落實在江河湖海、山川平野之上,為浙江的生態環境保護建立起一道牢固屏障。
在湖州,領導干部的離任審計,既要審“錢”,還要審“綠”:每條河、每塊地、每片林的變化,都會清晰記錄在一張表上。這筆不斷更新的“自然資源賬”,成為湖州市、縣兩級黨政主要領導進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依據。
秀美浙江,山水塑形,綠韻作裳,一片花柳繁華。如今的浙江,正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上更進一步、更快一步,朝著天更藍、地更凈、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城鄉更美麗的目標不斷邁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