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業面源污染逐漸轉化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因子。秸稈露天焚燒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導致生物資源的巨大浪費,還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安全運營,已成為各級政府和市民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鄭州市按照“以疏為主,疏堵結合,以堵促疏”的原則,堅持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相結合、全面防控與重點巡查相結合,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化管理作用,強化網格監管責任,多措推進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為留住藍天白云作出積極努力。
2017年“三夏”期間,鄭州市以國家環境、氣象衛星雙監測零火點報告的成績位于全省各省轄市*陣營,較好地完成了2017年夏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既定目標任務。
成績的背后,是無數人默默辛勤的付出。
推進秸稈禁燒 措施扎實有效
秸稈禁燒,事關大氣污染環境,責任重大。為推進此項工作,鄭州市采取了多種扎實有效的措施。
強化宣傳教育力度,大力營造禁燒氛圍。為做好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鄭州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平面媒體、短信平臺等多種宣傳形式,大力宣傳秸稈禁燒的政策規定,秸稈資源化利用的途徑、方法、好處和收益,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通過對秸稈禁燒和資源化利用知識廣角度、多層次、大容量的普及宣傳教育,群眾由充分理解到主動參與禁燒工作,逐漸改變了傳統習慣,農民對秸稈禁燒和資源化利用的主動意識不斷增強。
2017年“三夏”期間,鄭州市出動宣傳車輛1779臺次,制作宣傳橫幅標語86403條,發放宣傳冊、宣傳單69萬份,組織了14787名宣傳監督員,設立禁燒監督崗2300余個,市、縣、鄉三級下沉督導人員3950人,保證了禁燒效果。鄭州市禁燒辦設立禁燒短信平臺,及時將禁燒動態、工作動向發布到市、縣、鄉、村禁燒在網人員手機。
利用網格化管理,確保秸稈禁燒工作順利實施。為全面做好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確保實現禁燒目標任務,各縣(市、區)都把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列入網格化管理責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鄉(鎮、辦)政府是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主體,鄉(鎮、辦)黨政一把手對轄區內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負總責。實行市級督查組包縣(市、區)、縣(市、區)領導包鄉(鎮、辦)、鄉(鎮、辦)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制度,建立了從上到下、橫到邊縱到底的網格化管理網絡。
加大巡查、督查力度,嚴控秸稈焚燒。鄭州市政府成立了3個巡視組進行重點工作巡視。鄭州市禁燒辦5個督查組配備衛星定位導航儀、攝像機、照相機等調查取證設備,不分晝夜督查一線;同時成立一個機動組進行明察暗訪,應付突發事件,實行督查全覆蓋。各督查組負責對分包縣(市、區)禁燒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進行專項檢查,每到一地都深入偏壤小路、田間地頭,及時提醒群眾對焚燒隱患進行處理。
禁燒期間,市及各級禁燒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上傳下達有關精神;設立舉報電話,隨時處理舉報問題。全市采取衛星監控信息運用、“藍天衛士”電子監控系統、媒體聯動、119互動、一線實地巡查和熱線舉報“六位一體”模式嚴控焚燒;對禁燒控制不力出現的焚燒火點及時查處、督促整改,并通過短信平臺、工作簡報予以通報。市禁燒辦堅持“有煙必查、有火必究、有焚必報、有報必罰”。
拓寬利用途徑 源頭解決焚燒
禁燒是治標之舉,是“堵”;利用是治本之策,是“疏”。只有疏堵結合,抓好秸稈利用,為秸稈找出路,才能鞏固禁燒成果,建立長效機制。
鄭州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增強了對秸稈綜合利用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利用政府補貼引導、鼓勵拓寬秸稈綜合利用途徑,從源頭上解決焚燒問題。
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的購置補貼力度,大幅度提高秸稈機械化綜合處置率。在鄭州市農機購置補貼方案中,重點優先補貼秸稈綜合利用機械,把大型收獲機械、秸稈還田機、秸稈粉碎機、秸稈撿拾壓捆機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機具,按國家政策采取優先補貼。鄭州市今年已補貼各類資金2757萬元,新增各類農業機具1930臺套。補貼力度的加大增強了群眾購置使用秸稈綜合利用機具的熱情,為提高秸稈機械化綜合處置水平提供了基本保障,為從源頭遏制秸稈焚燒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實施秸稈還田作業補貼,鼓勵秸稈粉碎直接還田。在秸稈綜合利用的諸多途徑中,機械粉碎直接還田是秸稈簡單、有效、便捷、經濟也是農民普遍的利用途徑。各縣(市、區)政府均出臺多種政策鼓勵引導農民實施秸稈直接還田。
多措并舉,全力抓好綜合利用工作,以疏為主,解決禁燒難題。全面禁止秸稈焚燒,凈化大氣環境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是社會關心的熱點,也是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推進面臨的難題。加強秸稈回收再利用,既解決焚燒難題又增加農民收入。秸稈機械化還田是我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主渠道,同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勢頭良好。2017年“三夏”,鄭州市小麥秸稈還田率95.44%,秸稈綜合利用率97%。
科技治禁發力 政策扶持給力
根據省禁燒辦要求,2017年鄭州市在落實人防的基礎上,利用技防設備和“互聯網+”技術建設“藍天衛士”電子監控系統,全市建設“藍天衛士”電子監控平臺47個,設立監控探頭625個。同時各縣(市、區)區成立鄉(鎮、辦)、村級應急小分隊1223個,隊員4371人,要求20分鐘內到達現場,實現及早發現,及早處置,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強化了*時間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為加快推進我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大氣質量,使農作物秸稈充分利用變廢為寶,進一步促進循環農業可持續發展,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鄭州市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鄭政文〔2017〕162號),文件指出:對當年未發生秸稈焚燒現象并完成秸稈綜合利用任務的區(管委會),農業耕地面積小于5萬畝(不含5萬畝)的,*性給予30萬元獎勵;農業耕地面積大于5萬畝(含5萬畝)小于10萬畝(不含10萬畝)的,*性給予40萬元獎勵;農業耕地面積大于10萬畝(含10萬畝)的,*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當年未發生秸稈焚燒現象并完成秸稈綜合利用任務的縣(市、區),農業耕地面積小于90萬畝(不含90萬畝)的,*性給予80萬元獎勵;農業耕地面積大于90萬畝(含90萬畝)小于100萬畝(不含100萬畝)的,*性給予90萬元獎勵;農業耕地面積大于100萬畝(含100萬畝)的,*性給予100萬元獎勵。文件強調:對露天焚燒農業廢棄物(含垃圾)現象,每增加一起翻番上劃財力。對同一縣(市、區)同一鄉(鎮、辦)轄區內,年度內發現*起焚燒火點上劃所在縣(市、區)財力100萬元,發現第二起焚燒火點上劃所在縣(市、區)財力200萬元,發現第三起焚燒火點上劃所在縣(市、區)財力400萬元。對省財政處罰扣撥財力的焚燒火點發生地,鄭州市財政同時上劃相關縣(市、區)100萬元財力。對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不力,造成大面積焚燒農業廢棄物或多次重復發生露天焚燒現象的縣(市、區)和鄉(鎮、辦)有關責任人,依據《中共鄭州市委辦公廳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鄭辦〔2016〕26號)文件規定給予處理。
禁燒工作任重道遠。鄭州市禁燒辦負責人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抓好示范帶動、政策推動、市場拉動、宣傳發動,強化協調服務,做到整體推進,建立多部門多行業協作聯動機制,整合多方優勢,落實“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既定方針,為維護省會鄭州的良好形象和大氣環境質量做出積極貢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