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了齊齊哈爾泰來縣和平鎮宏升村,去年9月份投產的瑞王汽車飾品有限公司給村里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在貧困戶馮淑華家中,她正坐在炕頭上和鄰居研究著汽車坐墊,看見記者來了,她打開了話匣子,“我從公司投產開始,就給公司編汽車坐墊,一套下來用時五、六天,能掙150元,編好送去就結賬。”她一邊說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真沒想到在自家炕頭上就能掙到錢,半年時間我掙了近5000元,兜里有現錢了,想買點啥吃的用的,一點也不用算計。”作為泰來縣產業扶貧項目,縣鎮兩級政府不僅把企業招來,為促進周邊村民和貧困戶就業,縣里還派專人負責這個項目,并建立了6個“老鄉技能培訓中心”,不論是村民還是貧困戶,都可以免費在培訓中心學習編織技術,然后拿料回家編織汽車坐墊,公司負責結算手工費。截至目前,泰來縣全縣已有百戶貧困戶給瑞王汽車飾品有限公司打工,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項固定收入。
齊齊哈爾市產業扶貧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扶貧基金入股、帶地入社參股、訂單農業、優質項目就業帶動、龍頭企業扶貧、產業促就業等多種產業扶貧模式,還依托縣域主導產業、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畜牧養殖;依托旅游、電商企業發展休閑農業、電商扶貧產業,探索既能著眼當前,還能管住長遠的有效脫貧路徑,有效解決了“思路不清”、“選項不準”、“聯結不緊”等問題。全市產業帶動貧困戶7.02萬戶,占貧困戶總數的77%,其中縣域主導產業帶動5.2萬戶,占貧困戶總數的56.9%。全市規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349個,已并網發電121個、6.9萬KW,泰來縣、甘南縣、克東縣貧困村光伏產業扶貧實現全覆蓋。小額扶貧貸款當年累計貸款2.45萬戶、貸款金額5.79億元,歷年累計貸款金額7.13億元,獲貸比達到32.17%。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貧困戶生活質量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齊齊哈爾市各地加快“三有三通”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進度。425個需要建設村衛生室的貧困村全部完工,配備村醫995名,達標率*。446個村文化活動場所全部達到建設標準,達標率99.7%。443個貧困村完成通硬化路目標,達標率99%。所貧困村全部通有線電視,全部通寬帶,合格率達*。
在貧困戶中,因房致貧的貧困戶不在少數,全市C、D級危房3.18萬戶,截至去年底,已改造完成2.42萬戶,超出了全年工作目標。泰來縣和平鎮建設村貧困戶殷全的妻子長年有病,家里住了20多年的老土房都快倒了,去年10月份,他家享受國家扶貧政策補貼2.8萬元,縣里又給了5000元,自己又添了1萬塊錢,蓋了兩間新磚瓦房。提起房子的事兒,他滿心歡喜,“多虧了黨的好政策,要不我再忙活兒也住不上這么好的房子。”
在醫療上,全市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醫保參合率達到*,財政補助個人繳費60%以上,補助金額3553萬元。貧困人口在同級別醫療機構就醫,報銷提高5個百分點,門診統籌覆蓋所有縣、鄉、村三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6000元,報銷比例不低于55%,不設封頂線。全部落實了“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機制。在教育方面,為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發放各類補助、貸款、幫扶資金1.47億元,新改擴建幼兒園17所,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44所,改造薄弱學校79所,全市范圍內無因貧輟學現象。2017年建設安全飲水工程1279處,涉及村屯1421個,解決5.24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強化扶貧攻堅力量 447名*書記進村
全市共選派了447名*書記、1358名駐村工作隊員,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駐村工作隊員每天都堅守在村里,入戶調查、宣講政策、為民排憂。在全市范圍內,還組織動員縣、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2.3萬余人,結對幫扶9.14萬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市扶貧辦調整為市政府直屬機構,有扶貧任務的10個縣(市)區全部調整了扶貧辦主任。社會扶貧氛圍濃,全市共有40家非公有企業和118名愛心人士直接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結對幫扶了34個貧困村,1864戶貧困戶,直接投入資金和物資共計1.97億元,資助貧困學生2847人次。
在泰來縣和平鎮建設村,記者見到了省政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當問他們多長時間能回*家時,隊員崔宏宇說基本上是一個月回*家。他們吃住在村里,已經和村民和村干部打成了一片。現在的工作隊隊員王發才是上一任的*書記,從2015年就來到了建設村。“建設村以前就是看一個‘軟弱渙散村’,我在這的3年里,村里換了4任村支書。”王發才告訴記者,“從去年駐村工作隊進駐,再加上今年新換屆的村兩委班子,建設村開始發生了變化。”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從今年開始,在全村開展了移風易俗評比活動,各戶根據家庭衛生、村容村貌、孝親敬老等方面的評比,獲得積分,并根據積分在村里的“愛心超市”領取相應的禮品,以資鼓勵。貧困戶柴得申一邊在“愛心超市”用自己家的積分兌換獎品,一邊說,“這種方法就是好,現在村里打架的少了,鬧糾紛的基本沒有了,不孝敬老人就會被扣分,誰家扣分了,都覺得磕磣,這就是督促懶人變勤快人的好方法,我們大家伙兒非常贊同。”積分評比提高了村民的自覺性、內生動力,村民都以勤勞致富為榮,達到了扶貧先扶志的目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