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要有新思路,老路子雖餓不死人,但也賺不了錢。”在威寧自治縣玉龍鎮新民村會議室內,村支書趙英舉不停地說著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性。
正是村里這種鼓勵先進帶后進的思想,使新民村一步步走上了發展之路。
走進玉龍鎮新民村的蔬菜基地,綠油油的萵筍、大白菜映入眼簾,連片的土地上瓜果飄香。地里,農民澆水、施肥的身影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
村民張德林蹲在白菜地里采收白菜裝車,手機放在一邊播放著歌曲,一邊哼著小調一邊采收蔬菜,旁邊的拖拉機上已經裝滿一車白菜,棵棵水分充足,賣相喜人。
因為地勢偏低,自然條件優渥,新民村的蔬菜一年能種上3季。今年張德林種了近20畝蔬菜,算下來,一年有近30萬元的收入。
蔬菜的發展種植成為張德林一家改變生活現狀的拐點。幾年前,當地蔬菜市場還沒打開,張德林一家主要種植玉米,20畝的土地并不算少,但年年種,年年窮。
張德林介紹:“后來,大家都開始慌了,有人外出打工,有人在家創業,村里也開始盤算新的發展思路。”
傳統的種植模式并沒有讓村民富裕起來。窮則思,思則變,村里開始嘗試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動員全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發展基調確定下來后,村里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勢,確定了做大做強“菜籃子”工程,扯開架勢種桑養蠶走發展新路。
產業結構調整的基調和路子都定好后,新民村開始走上了規模發展之路。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新民村規模化發展蔬菜產業后,吸引了更多的市場,威寧和昭通的蔬菜商販開始成規模地到這里來收購蔬菜。
陳德林眼看著逐漸有人到村子里收購蔬菜,也開始嘗試種菜,到今年,他的蔬菜從原來的幾畝發展到20畝。在新民村,很多菜農都是和陳德林一樣,在摸索中不斷發展起了自己的產業。
“現在老百姓種植萵筍、大蒜、花菜等,全村種植蔬菜的總收入達到了100多萬。”趙英舉表示,除了蔬菜種植外,蠶桑養殖也成為村子里致富的又一產業。
新民村積極利用扶貧資金鼓勵老百姓種桑養蠶,同時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桑農解決養殖的后顧之憂。
目前,新民村全村有546戶2564人,種桑養蠶項目從無到有,種養規模從2015年89戶發展到今年的445戶。今年,新民村的蠶繭質量再上臺階,蠶桑產業已經達到4500畝,畝產值5000元。新民村就此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養蠶村”。
村民趙遠美是一名種桑養蠶戶,他說,以前種植玉米每畝收入不到1000元,如今他種桑養蠶每畝收入在5000元以上,同時還有政府的扶貧補助,不但收入增加了還節省了勞力,嘗到甜頭的他今年把自家的11畝土地全種成了桑樹。
“一面養蠶,一面種蔬菜,收入比以前高了幾倍。”趙遠美一面往大簸箕里添加桑葉,一面說著自己的致富經。趙遠美表示,以前三畝玉米地*產值3000元,現在3畝蠶桑,收入9000多元,翻了3倍。
趙英舉介紹,新民村產業結構調整得到了政策幫扶,全村今年新增蠶桑種植面積570畝,每畝得到了扶貧資金3800元,極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積極性,如今種桑養蠶成了全村經濟收入的支柱產業。
趙英舉告訴筆者:“下一步我們要將蠶桑種植由0.45萬畝擴大到1萬畝,逐步引進蠶繭烘烤、絲織品加工企業,實現‘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鏈條。”
蠶桑養殖賺錢了、蔬菜豐收了,村容村貌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如今,新民村的蔬菜、蠶桑產業不僅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也讓當地農民真正實現了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