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南省會澤縣待補鎮野馬村種植的1萬余畝百合花長勢正好,預計6月底可上市,產值達5億元。近年來,野馬村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投入產業扶持資金900余萬元,重點培育百合花產業,栽種荷蘭的西伯利亞、蘇爾幫、伯尼尼等9個百合品種。百合種球移栽后105天即可采摘鮮花,一年可采摘鮮花1次,每畝可種植百合1萬-1.2萬株。每畝*投入生產成本3萬元,可宿根3年,平均畝產值可達5萬元,實現純收入1.8萬元,是傳統種植效益的幾十倍。
野馬村生態環境特殊,適宜種植百合花。該村先后引進北京山谷園藝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帶動培育318戶大戶發展特色種植,建成1萬畝百合花種植基地,帶動當地1000余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務工,促進群眾戶均增收1.5萬元。待補鎮政府為當地花農注冊了“野馬川”商標,90%的鮮花送到呈貢斗南花卉市場交易,10%通過電商平臺遠銷東南亞國家及港澳臺地區。
據介紹,通過百合花種植,野馬村人均純收入達1.2萬余元,超過全鎮平均水平,成為了全省脫貧致富的典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