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發展理念,到生態文明建設,從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黨章,到把建設“美麗中國”寫入憲法,生態文明的主張已上升為國家意志,描繪了一幅生態中國的美麗畫卷。這幅畫卷中鑲嵌著無數明珠,新鄉就是其中的一顆。如何持續推進環境污染治理,讓新鄉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用美麗裝點祖國,讓城市彰顯品位,新鄉市委、新鄉市政府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責任,并付諸行動。近日,我們就此采訪了主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楊俊杰。楊俊杰堅定地說,生態新鄉建設是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事關群眾生活品質的民生大事,這是一場戰役,必須堅決打贏!
楊俊杰說,2017年是新鄉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為艱難的一年,復雜程度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艱難探索、負重前行,不懈努力、艱辛付出,終于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大氣環境治理超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綜合排名全省*;水
環境一改過去達標率偏低、甚至有的河流常年不達標的窘況,實現了歷史性突破,5條河流出境斷面全部達標;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
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各有關部門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既是參與者、見證者,也是獲得者、享受者,一年來,同志們已經習慣了伴著月落陪著日出,習慣了從寒冬冷夜溫暖的家中直奔夜查現場,習慣了夜以繼日地分析污染來源,習慣了孜孜不倦地制訂達標方案,習慣了堅持不懈地與污染做斗爭,其中的艱難險阻和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有目共睹。在充滿挑戰與艱辛的環保工作中,同志們用心血和汗水、堅守和奉獻,換來了2017年攻堅戰的*后勝利。
但是成績代表的是過去,環境攻堅越到后面,提升空間越小,難度越大。尤其今年大氣、水、土壤三大戰役同步推進,面對更加復雜的局面、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和更多的困難,如何從勝利走向勝利?
楊俊杰說,關于這一點,市委、市政府早有謀劃,并制訂了詳細的攻堅計劃,今年將重點解決環保基礎設施滯后和環保系統能力建設與完成擔負任務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推動運動式、粗放式治污向**精細治污轉型,實現應急應對治污向常態化、規范化治污轉換。在進一步強化揚塵污染、汽車尾氣污染等常規治理的同時,今年重點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和考核力度,調整運輸結構,推動環境治理進入深水區,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從根本上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治理措施上,要督促各級領導干部不忘初心、牢記責任,敢于擔當,嚴格按照上級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制訂詳盡的工作方案,層層傳導壓力,把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基層。要做到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有目標、落實有措施、考核有標準、監督有機制、不作為慢作為有追究的良好局面,確保生態文明理念根植于每個領導干部心中,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付諸行動。
2017年,新鄉市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提升,與專家組的科學研判、微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河流縣界斷面自動監測站的設置等科技手段的發揮,有著巨大的作用。2018年,市委、市政府經過統籌謀劃,決定加大投入,建立全市環保指揮調度中心,實施大數據管理,努力實現環境監管精細化、業務開展協同化、綜合決策科學化、公共服務便民化。同時,將同步加大大氣網格化監測網點、水網格化監測網點建設,讓這些自動監測站點分布到全市的每一個鄉鎮、每一條河流,并與指揮中心進行聯網,形成環境污染治理的“千里眼”“順風耳”。
如果說去年的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僅僅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開始,那么今年這場戰役已經正式打響,并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楊俊杰說,對新鄉來說,2018年大氣、水、土壤三大攻堅戰同時開打,大氣質量提升空間更小,水環境治理成績脆弱,土壤環境治理周期漫長,可以說,今年我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將面臨一場更加難打的惡仗,壓力和挑戰并存,形勢不容樂觀。楊俊杰堅定地表示,十九大報告已經為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有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只要我們初心不改,鼓足干勁,就一定能持續改善我市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更加美麗的宜居環境。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新鄉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