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從有關部門獲悉,國家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17年度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績效考評結果出來了,廣西名列全國第7名,比上年前進了1位,且連續兩年排名前十。
自2014年開始,廣西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幾年間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8842萬名,培養現代青年農場主1000多人。重視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無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舉措。
當前,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穩定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勞動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其收入中的“相當水平”是指與外出務工收入基本相當。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不斷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業生產人員老齡化、后繼乏人問題突出;同時,推動農業發展方式集約化,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也是客觀必需。在此背景下,我國逐漸建立起“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培育制度,部分省區市還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納入政府考核。有數據顯示,當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在我國已超過1500萬人。
初具規模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提供了答案。隨著形勢發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和外延也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著。
令人欣喜的是,廣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和模式方法日趨完善,形成了以農業職業院校、農廣校為主體,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及其它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教育培訓體系。在培訓模式上,廣西探索形成了農廣校集中培訓+實訓基地觀摩實操+農技推廣部門跟蹤服務、職業農民學院集中培訓+田間學校實操實訓+農技推廣部門跟蹤服務的培訓模式。
筆者認為,農業生產、農村進步,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使之成為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而讓農村留得住人,讓農業吸引人,需要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更需要農民的現代化。畢竟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必須把農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讓更多“莊稼漢”成為懂生產技術、有管理經驗、熟悉市場的新型職業農民。
讓越來越多的新型農民耕耘希望的田野,對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