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進一步部署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例如,寧夏全面啟動河湖岸線自然資源劃界確權工作,以查清全區納入河長制管理的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保護范圍,落實水生態空間產權監管主體責任。這有利于建立健全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制度,建成水生態空間和水資源產權清晰、多元參與、保護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江西省出臺相關行動規劃,明確到2020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削減4.3%、3.8%以上,形成科學合理湖泊治理和保護工作格局,筑牢長江中游生態安全屏障,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新疆將進一步規范礦產開發,大力推進礦山環境治理,研究制定煤炭等10個主要大宗礦種行業的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力爭到2020年建成400個以上綠色礦山、6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各地陸續出臺生態環境保護舉措,表明隨著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的開展,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法治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及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有效實施,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內化為自覺行動。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為加快解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突出問題,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福建省全面啟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將利用兩年時間全面完成全省縣級及以上城市(含縣級政府駐地所在鎮)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三項重點任務。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對那些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做到終身追責。
安徽省近日印發了《安徽省2018年度河長制湖長制省級考核辦法》,考核河長制湖長制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等7項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依據,考核不合格的市要書面向省委、省政府說明原因,明確整改措施及期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