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麗江市出臺《麗江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未來3年麗江市實施鄉村振興的具體方向、路徑、措施及具體目標任務等,為麗江的“三農”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鄉村走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如何讓產業旺起來?麗江有哪些農業發展短板亟待補齊?
提升農業發展質效 解開資源“緊箍咒”
資源透支、過度開發是農業發展中的一大“緊箍咒”,加快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刻不容緩。然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也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產,必須以增強糧食生產能力作為首要前提。此次出臺的《計劃》進一步明確了保障糧食生產的思路,并通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等戰略,不斷提升麗江市農業發展質效。
《計劃》提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嚴守耕地紅線,持續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提升耕地質量,到2020年劃定不少于11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高標準農田50萬畝以上,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50萬噸以上。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抗旱防洪除澇能力,實施農業節水行動,到2020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以上。深入實施藏糧于技戰略,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深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到2020年確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以上。
推動農業信息化 破局“農產品上行”困境
“互聯網+”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措施,但目前農村電商發展仍面臨諸多瓶頸,如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不暢通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產品“上行”,尤其是在偏遠的貧困地區,這些“短板”尤為顯現。《計劃》顯示,未來3年麗江市將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農業”,積極探索“農產品上行”的路子。
加快農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鄉村”“百兆鄉村”“移動信息惠民”等工程,不斷擴大農村地區4G網絡覆蓋面,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向自然村延伸,到2020年實現自然村4G網絡、光纖網絡全覆蓋,所有農村家庭用戶有線寬帶接入速率達到1000M。加快部署物聯網,到2019年物聯網部署到鄉(鎮),實現鄉(鎮)以上物聯網全覆蓋。同步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和“互聯網+黨建”工程,2019年實現益農信息綜合服務村委會全覆蓋。搭建農業大數據平臺,到2020年各縣(區)建成農產品單品種大數據平臺。
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發展電商產業園,構建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體系和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到2020年,建成1個市級電子商務產業園,3個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及物流配送中心,5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每個鄉(鎮)建成1個以上電子商務服務站,在條件適合的村委會建成1個以上電子商務服務點,實現市、縣、鄉、村電子商務應用全覆蓋。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構建縣、鄉、村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到2020年實現物流快遞企業鄉(鎮)覆蓋率*、村級電商服務點物流快遞通達率80%。
理順經營體系 破解小農戶發展難題
小農戶占農民群體的大多數,把小農戶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使小農戶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對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計劃》提出,積極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拓展農民增收空間,讓小農分享到更多現代農業紅利。
在強化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扶持小農戶生產的政策意見,鼓勵匯源、銘記高、天瑞、中源、得一等龍頭企業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建立產業化聯合體,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把小農戶接入產業發展主體,從標準化生產、精細化加工到品牌化營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領小農戶共同構建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實現單一產品購銷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轉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努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