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秀麗的宣城市涇縣蔡村鎮泉峰村,走進該村香菇種植扶貧產業基地,只見一排排香菇大棚鱗次櫛比,一根根菌棒整齊地排列著,菌棒上已經長出密密麻麻的香菇,長勢喜人。
泉峰村是涇縣蔡村鎮的一個貧困小山村,地理位置屬于林區,雜木資源分布廣,日照充足,溫度適宜,自然條件適宜香菇生長。前幾年泉峰村一直有種植香菇的歷史,由于種植戶較為分散,且種植硬件條件落后、技術含量不高,產業雖然前景好、利潤高,但香菇產量低、市場見效慢、帶動效果不明顯。
“泉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2戶、202人,如何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找準方向至關重要。”鎮農業分管負責人感嘆道。
2017年,蔡村鎮整合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9萬元,總投資50萬元在泉峰村籌建扶貧蔬菜(香菇)基地,創新“村社雙帶”的發展模式,即泉峰村以扶貧資金入股,以每年分紅的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村內種植散戶集中成立了涇縣香蕈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由出資戶肖玉宏等經驗豐富的香菇種植戶負責經營,目前合作社整合了村內種植散戶,實現統一銷售、統一管理、技術共享的產業模式。為增加貧困戶收入,鼓勵村內全部貧困戶以土地流轉形式入股,提高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內生動力和脫貧自信,對香菇大棚每畝補貼4000元,土地流轉每畝補貼100元,鼓勵合作社和更多貧困戶種菇脫貧,目前泉峰村香菇種植已吸納近200農戶就業。
貧困戶胡成是發展香菇脫貧的代表,他表示,他種植的無公害生態型的反季節香菇成了各地商販們爭相*的“香餑餑”。香菇一上市就備受青睞,并且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和往年相比,2018年他們的香菇收成好,價格高。根據現在菇棚里的產量來看,2018年他家種植的8畝香菇,預計年收入達6萬余元,實現了真真正正的產業脫貧。
為加快香菇市場開發,蔡村鎮將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三鄉工程”重點工作,鼓勵更多能人回鄉,引進產業技術人才,促進香菇儲存深加工和香菇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