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貴陽烏當:“菜籃子”鼓起農民“錢袋子”
貴陽烏當:“菜籃子”鼓起農民“錢袋子”
農業網   時間:2018/6/13 9:38:00  來源:貴陽網  閱讀數:469

  這幾日,貴陽在烏當區下壩鎮谷庚村,蔬菜大棚滿山遍野。大棚內,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蔬菜,黃瓜、小白菜、辣椒、茄子等新鮮蔬菜不斷被運往貴陽各大蔬菜批發市場。

  曾經的稻田和包谷田,如今變身蔬菜大棚,產值翻了好幾番,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好起來。

  “以前,谷庚村是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地里種的都是水稻和包谷,村民們都是靠天吃飯。”谷庚村支書孫德良說,“那時候人心也不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很難看到發展的希望。”

  而就在去年,在烏當區強力推進產業扶貧的背景下,谷庚村開始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谷庚村的氣候條件好,土地資源豐富,很適合種植蔬菜,而且村民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也很高。”孫德良說。谷庚村村支兩委通過上下對接和溝通,確定將蔬菜種植作為主導產業。

  “我們采取‘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村集體經濟10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扶貧資金200萬元作為村集體資金,以修建的基礎設施作為村集體固定資產參與入股,并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其中,村集體占60%股份,村民占40%股份。”孫德良說。

  63歲的胡永明老人一口氣將家里的3畝地入股合作社。“種了一輩子的包谷,幾畝地一年忙到頭就只能收幾千塊,生活一直緊緊巴巴,就只能勉強維持溫飽。”胡永明說,“聽到村里要搞蔬菜種植,我想怎么都比種包谷強,就想試試看。”

  胡永明不僅把家里的地入了股,還在合作社做起了工。“雖然年紀大了,干不了重活累活,但幫合作社摘摘菜還是很輕松的,每天也有80塊的收入,一個月少說也能掙個七八百塊。”胡永明說。

  “每畝地600元的土地流轉費,每畝1000元的年底分紅,再加上平時的打工收入,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看到一個個拔地而起的蔬菜大棚,胡永明喜出望外。

  如今,谷庚村的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300個,79個蔬菜大棚已正式投產,合作社成員已有215戶。“合作社還帶動村民自己種植蔬菜,蔬菜成熟后由我們合作社代銷,目前村民自發種植露天蔬菜的面積已達200多畝。”烏當晶鈺眾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治畢說。

  產業發力,閑置的土地、勞動力、資產都活了起來,谷庚村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蔬菜村”。村民的思想也活了起來,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來,參與到蔬菜種植產業中來。

  “以前,村里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外出打工,現在大部分都已經回來了,全村外出打工的不超過10人。大家發展蔬菜種植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周治畢說。

  羅賢香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在外面打工,每個月收入也就兩三千元,還離家遠,照顧老人孩子都不方便。”羅賢香說,“現在在合作社上班,每天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摘菜、澆水等等,每個月也有兩三千元,就在家門口,真是太方便了。”

  看到合作社的蔬菜賣得越來越好,羅賢香也將家里的2畝多地入了股。“現在種蔬菜,每畝地的產值至少在2萬元以上,是以前種水稻種包谷的十倍還要多。”羅賢香說,“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大家的收入肯定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一個個蔬菜大棚,一筐筐綠色蔬菜,鋪開了谷庚村的發展路,也撐起了村民的致富夢。

  谷庚村之變,是烏當區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烏當區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以增強低收入困難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堅決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四場硬仗,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持續建設鄉村配套基礎設施,使市民樂享生態健康休閑的“周末花園”、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樂園”邁向更高水平,讓人民群眾在共商共建共治中共享發展成果。

  今年以來,烏當區以全區2014年1448戶322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現有的2417戶6106人低收入困難戶,6個低收入困難村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扎實開展好扶貧攻堅春風行動。

  “烏當區建立干部包戶國有企業包村工作機制,全區建立了580名科級以上干部結對幫扶1296戶3926名低收入困難戶和區屬5家國有公司結對幫扶全區6個低收入困難村工作機制,通過幫助發展農業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幫助就業、發展旅游等多種形式幫扶,預計每戶年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烏當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烏當區建立政策支撐、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機制,按照“五步工作法”,緊緊圍繞“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要求,牢牢把握農業產業革命“八要素”,全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如今,在烏當區,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產業,正帶領著低收入困難村“突圍”,描繪出幸福的民生圖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