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來,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勢頭強勁、成效明顯,全省上下達成了黨政領導以謀園區、抓園區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共識,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聯建、梯次跟進的工作格局,呈現出點面結合、園區突破、示范輻射現代農業發展的良好態勢,著力打造區域化、板塊化的現代農業新高地,取得了明顯成效。
搭建發展平臺。推進園區建設的關鍵是政府搭臺,打造投資高地、創新高地、政策洼地。為此,河北省高標準編制園區規劃,合理布局核心區、建設區及輻射區,構建方向明確、功能完備的發展格局。在此基礎上,強化公共服務,統籌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等全環節服務,并著力推動政策傾斜、土地流轉、金融服務、招商引資等,營造和優化園區發展環境。目前現代農業園區已經成為工商資本轉型投資農業,返鄉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主體入園創業創新,農科教聯合協作,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的重要平臺。龍頭企業、工商資本、合作組織、科研院所等社會資本投資占比達68%。
聚集資源要素。河北在財政扶持、用地保障、金融服務、人才保障等方面,強化整合打捆使用,提高整體效能。近三年來,省級共安排了4.6億元,各市縣安排了25.7億元專項資金,整合涉農項目資金48.3億元。同時,發改、水利、科技、扶貧、農開等涉農部門,優先向園區投放重點項目和扶持資金。各項扶持政策有效撬動了信貸和社會資本。河北省各地創新金融支農方式,設立產業引導基金、PPP、貸款貼息,開展抵押、質押等業務,推廣“金園通”“政銀企戶保”“農保貸”等模式,撬動銀行貸款、吸引社會資本達1800多億元,有力地支持了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深化產業融合。河北堅持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園區建設的關鍵,強化企業與農戶、生產與加工、加工與流通各環節協調互動、緊密聯結,提升園區發展的整體性、協同性。依據全省區位特點、發展基礎,每個園區集中精力打造1個*多不超過3個且關聯性強的主導產業,全省現代農業園區主導產業主要集中在優質小麥、專用玉米、畜禽、蔬菜、馬鈴薯、林果、食用菌、中藥材、雜糧、油料、花卉、水產品等12個方面。該省還著力打造農產品加工業集群。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園區集聚,充分發揮其“前拓、后延、左右聯”作用,推動產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
到目前,河北省有*現代農業產業園1家,省級園區187家,市縣1555家。園區總規劃面積達3428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34.8%,形成了以*為龍頭,省級為骨干、市縣為基礎的梯次創建發展格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