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牌為產業興縣植入綠色基因
6月25日,在雙牌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基地,前期建設正火熱進行,這個總投資1.5億元的20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8月建成投產。此外,該縣67個貧困村的光伏發電站全部并網發電,其中潘家漯村光伏電站已售電4.4萬度,實現收入5.19萬元。
雙牌縣位于永州中腹,是一座風景如畫的山水洲城,素有“湘江源綠色明珠”“嶺北生態畫卷”之雅稱。為在保護青山綠水中實現產業強縣,近年來,雙牌縣大力實施“開放興縣、產業強縣”總體戰略,致力策劃規劃、招商機制、要素保障、環境優化“四大突破”,不斷強化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走出了一條“綠色引領、旅游統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強縣之路,初步形成了旅游開發、特色工業、現代農業、清潔能源四大支柱產業。去年以來,雙牌共實施重大產業項目21個,完成投資12.6億元。
產業擁環保
不是環保企業,雙牌絕不引進。
近年來,雙牌始終堅守生態環保這條底線,僅去年以來,就拒絕引進6家產值過億元的高能耗污染企業。同時,瞄準國內*前沿、**技術,著眼縣域經濟實際,引進了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優質項目。其中,總投資5億元的竹產業科技園全面啟動建設,樂福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八角袋生產線試產運行,南嶺民爆年產2.4萬噸乳化炸藥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彰顯雙牌竹木優勢、外接世界市場、內聯鄉村農戶的竹產業科技園建設施工全面啟動。虎杖提取物生產線、錳酸鋰新材料項目今年三季度可完成生產設備安裝;傲創科技、仕誠塑料機械一期工程即將竣工投產;總投資4.5億元的倪家洞風電場項目風機基座全面啟動。雙牌已經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的八角袋生產基地以及國內重要的乳化炸藥生產基地,還將成為湘南地區*竹木產業加工基地、重要的生物萃取基地。
此外,雙牌積極實施“工業+旅游”戰略,雙牌水電站、南嶺民爆正積極探索工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產業鎖鄉愁
一首《雙牌味道》,讓雙牌濃濃的鄉愁走出永州、走向世界。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旅游已成為雙牌的龍頭產業。2017年永州啟動以“錦繡瀟湘”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設,雙牌搶抓機遇,全力構建了以縣中心城區為核心,“雙零”一級公路、二廣連接線、S350線、瀟水河道和207國道為輻射軸的“一核四軸”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當前,投資20億元的華中*家“國際慢城”已完成花千谷、千畝荷園建設;國內*家高山美術館——龍洞文化藝術產業園,全市*家集培訓、康養、旅游于一體的云竹天堂村均已建成投用;桐子坳村入選全省“景區帶村”“公司+農戶”旅游模式推介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省特色旅游名村、全省*美宜居村莊和美麗鄉村建設省級示范村,被中國林學會授予“中國*美銀杏村落”;陽明山綜合旅游開發有力推進,隨著連續十二屆陽明山“和”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已成為展示全縣乃至全市旅游形象的精美名片。
近年來,雙牌成功入選全國十佳休閑旅游城市、全省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游產業重點縣、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十佳縣、全省全域旅游先鋒縣和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
產業興鄉村
2017年,雙牌結合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創新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生態休閑觀光園、美麗幸福新家園“三園合一”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建設,簡稱為“三分三合”,開啟了產業項目建設從城市延伸到鄉村的嶄新時代。
目前,雙牌縣打造“三分三合”園區4個,其中在瀧泊鎮義村、九甲、觀文口、尚仁里、卿家巷村建設的永嵐現代農業產業園,已引進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10余家,建成高效休閑觀光農業基地7000余畝,發展紅心獼猴桃、百香果等休閑采摘基地1000余畝,種植優質稻及七彩水稻5000畝,年吸引游客10余萬人次,300多名貧困人口受益,人均增收6000多元。
未來,雙牌將依托“三分三合”改革模式,通過扶持龍頭企業,以“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社員”等多種產業化發展形式為紐帶,重點打造1萬畝獼猴桃、100萬羽森林土雞、3萬畝果蔬、30萬畝楠竹、5萬畝藥材、5萬畝茶葉、5萬畝虎爪姜、50萬頭牛羊及特色養殖為重點的“135”特色農業產業帶,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