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飼料產業和銷售量已躍居全球*位。近年來,隨著養殖量增速放緩、規模化水平提高,中國飼料產業已進入資源整合階段:大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工業化飼料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產品規模擴大,深度合作加速,營銷服務更為高端。
當前,飼料產業發展面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原料資源短缺。我國每年用來生產飼料的糧食占糧食總消費量的一半以上,能量飼料原料和蛋白質飼料原料是飼料的主要組成部分,已形成“人畜爭糧”局面,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國飼料原料產品仍大多依賴進口,如豆粕原料大豆80%左右依賴進口、魚粉進口量占總量的60%至70%,嚴重威脅到我國的飼料安全。二是畜牧業造成的面源污染嚴重。隨著飼養方式由傳統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轉變,我國畜牧業呈現出養殖污染負荷高、排放達標水平低的態勢。而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環境的重要原因,是飼料中過量添加營養素、礦物元素和飼用抗生素,畜禽排泄物中氮磷、微量元素和抗生素超標,不利于環保。比如2014年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為1049萬噸和58萬噸,占當年總量的45%和25%。其實,含有大量有機質、豐富微量元素的畜禽糞便是制造有機肥的優質原料,但目前的綜合利用率低,以致面源污染越來越嚴重,制約了我國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破解以上突出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加大非糧飼料原料開發力度,緩解“人畜爭糧”矛盾。
我國非糧飼料資源來源廣、種類多、總量大,拓展非糧飼料原料、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是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緩解糧食供求矛盾、豐富居民膳食結構的重要途徑。因此,應大力開展養殖動物營養代謝和非糧飼料資源安全高效利用的前沿基礎、核心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在緩解糧食安全等問題的同時,還可大幅降低養殖動物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業經濟效益,對保障我國動物養殖安全具有長遠戰略性意義。這也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列出的重要課題。
高效利用非糧飼料資源,應鼓勵各地多推廣以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為主發酵的新型非糧飼料。
二是引導飼料產業從源頭控制養殖糞污。
從飼養源頭控制畜禽養殖環境安全,正成為畜禽養殖產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和重要課題。從技術上看,大力推廣低氮低磷氨基酸平衡飼料、有機微量元素產品和抗生素綠色替代產品,可明顯減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磷、微量元素和抗生素的排放,逐漸顯現出巨大社會和環保價值。但飼料生產成本是制約該類技術推廣的首要因素。
因此,加快開發價格低廉的替代產品,從政策上引導飼料企業承擔起“養殖糞污源頭控制”的時代使命,是改善規模化畜禽養殖環境、解決畜禽糞重金屬超標、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種養循環的有效途徑。
三是集中力量突破技術瓶頸,推進“無抗+低礦”飼料生產應用基礎研究,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仔豬是生豬養殖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階段,因為仔豬斷奶階段腹瀉高發,是對其應用抗生素和高劑量氧化鋅*為主要的原因。“無抗+低礦”飼料研發的理論基礎,在于解析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病機制,尋找高效安全的抗生素、氧化鋅替代產品。在這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究上,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等有關團隊已取得突破進展。
飼料行業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為無數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也催生了眾多龍頭企業。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我國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這不僅表現在對肉、蛋、奶消費總量的提升,也表現在對安全、營養、功能食品需求的持續增長。人類的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料安全。研發出生態、環保、高效的畜禽飼料配方和添加劑產品,生產出營養、美味、安全的肉蛋奶食品,已經成為飼料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任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