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在深圳召開的全國“土地日”座談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基本形成。
數據顯示,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就是總量多、人均少、地區分布不平衡,可開發后備資源少。我國土地總面積達到960多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陸地總面積1/15。土地的后備資源十分有限。我國有13億多人口,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數的1/3。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介紹,我國堅持*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全面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2017年底耕地面積20.23億畝,劃定*基本農田15.5億畝并實行特殊保護,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并建成高標準農田4.8億畝。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堅持資源公有、物權法定,開展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發證。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逐步拓展至全部自然資源,全面準確掌握我國自然資源家底,統一開展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分析,建立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預警機制。要深化土地產權制度建設,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繼續做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加快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全面推進所有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發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