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通過化肥零增長、有機肥替代、秸稈還田、輪作休耕等行動提升耕地質量,取得一定成效。而生物炭基肥的出現進一步推動這一問題的解決。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說:“我們現在所有的土壤退化,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土壤的炭氮失衡,用這種方法可恢復土壤的炭氮平衡。”
陳溫福介紹,目前我國秸稈肥料化利用率不足20%,而將秸稈等物質炭化制成炭基肥料還田,可*限度地實現秸稈中的養分和有機質的高效循環利用,提高土壤有機質、減少化肥施用量,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改良土壤。
作為國內穩定性肥料領軍企業—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聯合沈陽農業大學陳溫福團隊在臨沂舉辦了“施可豐100萬噸/年生物炭基肥料啟動儀式”。
施可豐董事長解永軍指出,施可豐100萬噸/年生物炭基肥料項目是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綠色發展新理念,全面落實集團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減肥增效”行動。解永軍說:“下一步我們將和陳院士這個團隊在炭基肥的配方上、應用上和作物的使用量上進一步研究,將在山東臨沂、遼寧北票、四川雷波、甘肅金昌四個基地生產炭基肥。”
2017年底,國家能源局、原國家環境保護部聯合發文鼓勵試點項目聯產生物炭,并開展炭基肥料還田、活性炭治理修復土壤水體等下游產業利用研究。目前,一批萬噸級規模化秸稈炭化裝置建成投產。業內預計2018年全國或有40個項目投產,可處理200萬噸以上秸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