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了200畝地的當歸、黨參、羌活、烏藥,加上飼養的70多只綿羊和10多頭牛,年收入將達18萬元。”天??h哈溪鎮水泉村村民楊維生說,“以前種小麥收入不了多少錢,種植中藥材只要方法得當,年收入是小麥的十幾倍。”
“80”后的楊維生,初中畢業后,接手了父親的資產——300只山羊,當起了“放羊娃”。在養羊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些收購冬蟲夏草的藥材商,跟著做起了“蟲草”生意。2013年,楊維生在天堂鎮收購“蟲草”時,看到當地多數群眾都種植中藥材,并聽說中藥材的收入很好后,便萌生了種植中藥材的念頭。
楊維生先后多次到甘肅岷縣和天堂鎮學習考察中藥材種植,并購買了烏藥苗進行試種。3年后,10畝地收獲5000公斤烏藥,收入10萬元。楊維生從中嘗到了甜頭,開始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增加中藥材種植品種。
種植中藥材能否產生經濟效益,關鍵在銷售。說起銷售,楊維生笑著說:“現在是信息化社會,不怕賣不出去,主要還是看價格。”楊維生通過手機微信,時刻關注中藥材銷售微信公眾平臺上的銷售信息,并通過這一平臺結識收購藥材的客戶。
5年的種植藥材經驗,讓楊維生成為當地種植中藥材的“行家”,也成了村里*年輕的致富帶頭人。
52歲的祁成福是*早跟著楊維生通過種植中藥材致富的。今年,祁成福擴大了種植規模,種了150畝地的中藥材。“別看楊維生年輕,但他做事有魄力,村里好多人都是在他的帶動下開始種植中藥材的。”祁成福說。
中藥材種植,不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還實現了80多人就近務工。50多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自存就是其中之一,自2013年以來,劉自存就在楊維生的藥材地里打工。“我一年干5個月,每天80元,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既賺到了錢,又照顧了一家老小,這是多好的事。”劉自存高興地說。幾年下來,劉自存不僅成了種植中藥材的“技術人員”,也成了藥材種植戶。今年,她和老伴在自家的5畝地里也種上了羌活。
在楊維生的帶動下,水泉村的270多戶村民種植了中藥材,全村共種植各類中藥材1200畝,成了哈溪鎮中藥材種植示范村。“等到藥材成熟后,我就聯系價格*的買家,將村里的藥材一起出售。”楊維生說。
據哈溪鎮副鎮長祁玉山介紹,今年,哈溪鎮共種植中藥材1萬多畝,建成中藥材連片種植示范點13處。中藥材種植已成為該鎮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的特色產業之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