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墻面上的樹是真的,還結了這么大的辣椒,它沒有種在地上是怎么成活的,又怎么會結出辣椒的?”“這個南瓜有幾百斤重吧,這是真的嗎?我們青海能長出這么大的南瓜嗎?”“這些種植在花盆里的蔬菜能吃嗎?”……
青海國際會展中心A館海東展館現代農業展區,不斷有游客提出這樣的疑問,得到工作人員的解釋后,游客還是半信半疑,等游客親手觸摸展品后,才確信無疑地離去。
走進海東館農業展區,展區內以燈箱形式展現的高原現代農牧業風格明快,以互聯網+形式展示了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農業、農業生產技術信息化管理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以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等多種形式展示的現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概念,吸引了廣大群眾的眼球,成為今年“青洽會”的亮點。
海東是青海省*的農業生產區,今年青洽會,海東市展館農業展區以“推進綠色發展,強化質量興農”為主題,現場以文字圖片、現代農業新技術、特色農畜產品展示和智慧農業演示等四大塊板塊,展出了海東市名、特、優、新農畜產品10大類84個產品,充分展示了海東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成果、新產品。
“我們引以為傲的就是新技術,我們采用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技術,我們展區展示的這些辣椒、蔬菜,都是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海東市農業發展委員會園區辦綜合科科長康寧說。
新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究竟能對農業增效產生多少作用?康寧指著墻壁上的隴椒說,我們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技術,生產的蔬菜是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蔬菜種植過程中實現了節水、節肥,無病蟲害殘留。
新技術的應用,新品種的推廣,實現了農業生產增產增效增質。2016年,海東市曾在黃河彩籃做了一個實驗,以循化辣椒為例,大田種植辣椒,畝產2000斤左右,當時正值五六月份,市場價格15元一斤,同樣在日光節能溫棚,種植反季節辣椒,畝產達到4000斤左右,當時元月份,市場價格30元每斤。
今年,海東市把這種新技術、新品種的展示帶進農業展區,主要目的是對外推廣新技術的應用范圍。“目前,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技術只是應用于一些規模大的農業園區,還未普及到小規模種植合作社及普通農戶,這種新技術的普及,不僅能改變土質,還能增加農業產值。”康寧說。
小展館內,一項項新技術被應用到實際,一件件新產品展現在游客面前,一個個新成就推動著海東高原農業的發展,彰顯著青海省高原現代農業輝煌的明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