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推動下,我區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層出不窮,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以糧食、棉花、瓜果、畜牧以及特色經濟作物加工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在我區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鄉村產業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全區農產品加工企業1.36萬余家,實現產值1960.04億元、增加值449.85億元,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13.93%,已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既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發揮新疆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就業、助力脫貧攻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素有“瓜果之鄉”的美譽,既是我國傳統的六大農區、四大牧區之一,又是國家優質棉花、糖料、瓜果、畜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新疆光熱資源豐富、適宜生產優質特色農產品,水土條件優越、適宜建設規模化專業化的基地,生態環境優良、適宜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生產基礎良好、適宜發展現代化的農產品加工業,豐富的農業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農產品特質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區位優勢,構成了新疆農產品加工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要提高站位,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意義和作用,切實把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放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堅持把促農增收拉動就業作為本質要求、把市場配置資源作為基本取向、把創新發展作為*動力、把協調發展綠色發展作為內在要求,以規劃為先導、以創新為支撐、以轉型升級為抓手,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大發展快發展,構建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更加協調的新格局,盡快使之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促進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一、 突出統籌規劃,引領發展方向。圍繞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大發展快發展為目標,科學規劃全區糧食、棉花、瓜果、特色經濟作物和肉奶蛋禽等主要加工農產品的產業布局和區域布局,以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規劃引領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進一步做好農產品加工業規劃與一二三產業全產業鏈規劃的協調,確保農產品加工產業規劃與全區農林牧漁生產發展規劃、基地建設規劃相銜接,與農產品倉儲、物流、電商布局相配套,形成各大產業相互協調、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二、 堅持開放帶動,借力助推發展。放眼國內外,借鑒先進省市經驗,把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思維引入農產品加工業,以思想大解放、行動大開放來引領產業大發展。拓寬眼界,著眼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抓招商、促引資,助推產業發展;創新方式,圍繞農產品加工業的初、精、深全產業鏈和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抓招商、促引資,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確保*,瞄準各地主導產業、主打產品,抓招商、促引資,力爭每個地州或每個主產區域都有行業大型領軍企業入駐。同時,依托“一帶一路”優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支持內地企業在疆投資建廠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鼓勵龍頭企業建立境外生產基地和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
三、 加快龍頭培育,提升產業實力。要解放思想、眼光向外,盡快引進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新疆投資建廠,實現借船出海;要發揮援疆省市作用,吸引各省市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來疆投資,互利共贏、共謀發展;要強化招商部門作用,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多渠道、多方式引育龍頭。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通過兼并、收購、參股、重組、上市等形式,重點培育一批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龍頭企業。要支持各類主體發展壯大,鼓勵各類資本、社會力量尤其是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入農產品加工領域,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構建產加銷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形成各類主體共推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四、 重視基地建設,保障原料供應。抓基礎建設,加大農田水利工程、農村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果園圈舍建設力度,加快農業高效節水、農機裝備現代化推廣力度,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推廣一批加工專用優良品種和技術,加速普及“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新型發展模式,建設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與工業化生產相適應的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抓政策引導,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購買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形式自建基地,通過訂單農業與農戶合作擴大生產基地,實現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機械作業、統一收購加工,提升基地建設和農業生產水平。抓加工園區建設,盡快形成空間布局合理、區域特色明顯、產業優勢突出、集群效益顯著的產業聚集。
五、 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市場影響。夯實品牌創建基礎,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質量品牌提升行動,鼓勵開展質量管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等認證,支持符合條件的申報*和*商標。培育知名品牌,突出新疆資源優勢、產品特色和絲路文化文明,培育一批區域公用品牌;突出新疆無污染無公害環保優勢,打造一批以綠色、有機、生態為重點的產品品牌;突出企業主體作用,以優勢企業、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為依托,打造一批企業品牌。做好品牌宣介,主動對接主流媒體以及各類新型媒體,多渠道多方式開展新疆特色農產品公益宣傳推介活動,積極舉辦并參加國內外相關產品展示展銷會,擴大影響、提高新疆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真正把新疆“瓜果之鄉”的美譽變為品牌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六、 發揮帶動作用,促進鄉村振興。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產業聯盟,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訂單和契約關系。支持農戶和合作社以生產要素入股龍頭企業,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構建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支持土地規模化經營,推進土地向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流轉,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等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加快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建立土地評估、入股作價、產權處置和風險防控等機制,推動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入。支持貧困地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扶持創建一批扶貧龍頭企業,支持農戶發展原料生產和加工,提高貧困群眾參與度,通過發展加工產業實現*脫貧。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發展電子商務、休閑旅游、養生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完善以生產服務、科技服務、流通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的農業經營性服務體系,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七、 推進創新驅動,增添發展活力。探索“產學研推用”新模式,支持龍頭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重點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消化吸收行業重大關鍵技術與核心工藝。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和加工流通領域的應用,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大與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物流企業戰略合作,加強本土化農業電商平臺培育力度,打造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推廣阿克蘇地區與浙江省的“十城百店”模式,在對口援疆省市集中布局一批新疆特色農產品營銷網點。繼續辦好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新疆特色產品展示會,并引導展會從中心城市向周邊城市轉移,由大型會展中心向區域大型批發市場轉移,由政府主導向企業主導轉變。
八、 抓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撐。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加大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的培訓力度,扶持一批專業人才、鄉村工匠,打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繼續實施“天池計劃”等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鍛煉成長計劃,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激發農村專業人才創業創新活力。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事業單位專業人才、企業家、專家、技術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領辦創辦企業或者合作社。
九、 強化政策保障,營造發展環境。盡快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農產品加工用電用水用地、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出疆運費補貼以及吸納新疆籍人員就業補貼等支持政策。爭取國家財政支持,統籌優化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農產品加工貸款業務規模,開展廠房抵押和存單、訂單、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業務,推行“信貸+保險”、產業鏈金融等多種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優化發展環境,國家明文規定取消的收費一律不得收取,擅自擴大范圍和提高標準的收費一律禁止,收費項目標準有上下幅度的一律按*標準收取,收費項目有減免規定的一律減免。
十、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保障機制。各級各地要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擺上涉及戰略全局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健全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管理體制機制,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統籌領導農產品加工業,研究發展規劃、制定扶持政策、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有關部門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強化配合、形成合力,為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做好服務、提供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