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大地染綠。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新思維禽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鵝養殖基地里,1.5萬只成年大白鵝在池中游動戲水。該合作社是由新興鎮16個行政村村委會牽頭、全鎮1787戶貧困戶參與組建的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養殖商品鵝65000只、種鵝15000只,實現分紅132.214萬元,貧困戶人均分紅350元。
經過努力,截至去年底,全市已脫貧5.32萬戶11.86萬人,全市447個貧困村有228個出列,全市各地正在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役。
推進落實
447名“*書記”入村扶貧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把“*扶貧、*脫貧”作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15名市級領導聯系指導扶貧聯系點,幫助研究發展思路、落實發展舉措,指導推進*扶貧工作;各縣(市)區黨政領導靠前指揮,全力推進扶貧工作落實;共選派447名“*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1358名工作隊員入村扶貧,實現貧困村全覆蓋;組織2.3萬名干部職工,結對幫扶9.22萬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
依安縣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把白鵝產業作為扶貧領域的支柱產業,動員組織企業、村集體、養殖大戶、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政府在春季為貧困群眾提供鵝雛補貼,對于沒有養殖能力且有養殖意愿的貧困戶,采取貧困戶入股合作社的方式,由合作社代養代銷,利潤按一定比例分成,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
多種模式
產業扶貧7.02萬戶
目前,齊齊哈爾市通過采取“扶貧基金入股、優質項目帶動、龍頭企業扶貧”等多種產業扶貧模式,依托縣域主導產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依托旅游、電商企業發展休閑農業、電商扶貧產業,全市產業共帶動貧困戶7.02萬戶。
全市規劃建設的349個光伏扶貧電站已并網發電121個,泰來縣、甘南縣、克東縣貧困村光伏產業扶貧實現全覆蓋。全市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2.42萬戶,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醫保參合率達到*。為貧困學生發放各類補助、貸款、幫扶資金1.47億元;建設安全飲水工程1279處,447個貧困村有443個完成通硬化路目標。
伸出援手
非公企業投資1.97億元
通過市總工會、婦聯、工商聯、團市委等群團組織扎實推進結對幫扶、捐款捐物、捐資助學、幫貧扶弱等各類活動助力脫貧攻堅,全市共有40余家非公企業和118名愛心人士直接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結對幫扶34個貧困村1864戶貧困戶,累計投入資金1.97億元。
富裕縣設立“以獎代補”專項基金,探索出“垃圾房”滅跡經驗;龍江縣探索扶貧小額貸款使用新模式,通過購買和牛委托專業公司代養,促進貧困戶穩定增收。
市縣兩級黨校組建脫貧攻堅理論宣講團和課題調研組,深度宣講中央、省、市、縣扶貧政策。各縣(市)區制定脫貧攻堅宣傳方案,組織文藝團隊創編脫貧攻堅文藝節目,進村送文藝386場,將脫貧攻堅的政策編成快板、二人轉唱詞,民間藝人無償演出,用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親民接地氣的方式,宣傳脫貧攻堅政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