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油茶是一個省事的活,去年我家那幾畝老油茶林只稍微管護了一下,就有5000多元的收益呢!所以種植油茶準沒錯,不僅自己這代人受益,還可以讓幾代人跟著受益。”說起種植油茶,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甘龍村鄭家灣組范永芬說道。
據了解,甘龍村目前種植油茶1730畝,覆蓋該村74戶319人,其中貧困戶35戶143人,是玉屏種植油茶已見效益的村之一。
玉屏是“中國油茶之鄉”,近年來,玉屏將油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以市場引導、政府推動、農民增收、龍頭企業帶動的原則,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兩種方式,以公司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走出了當地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在羅家寨老油茶種植基地,塘背溪組年近八旬的彭照光指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告訴記者,那些都是羅家寨的老油茶林。當問及他家有多少油茶林時,老人笑著說,他無法給出準確數字,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是靠腳丈量的。去年,他家里人忙,只抽時間稍微撿了點,都有好幾萬塊錢的收入。
“我們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油茶林,每年都能給家里帶來一筆收入。特別是對老油茶林進行低產改造后,收益更多。就像我家的20畝油茶林,我留了一半油茶籽榨茶油,賣的一半都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羅家寨村主任姚元貴笑著說。
為抓好油茶主導產業發展,玉屏成立了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并與大連民族大學簽訂了油茶產業技術攻關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撐玉屏油茶產業發展。
油茶產業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讓田坪鎮金竹村吳家組的吳可加看到了一條致富的好路子,2016年,吳可加放棄每年10多萬元收入的工作,毅然回家,動員吳家組村民趁著鄉村振興等政策利好,發展油茶種植產業。
吳可加等人的這一發展規劃得到了原村支部書記吳巖高的支持,并積極幫助協調動員村民參與其中。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吳可加和該村民組的吳必勇、吳可珍、吳可六等8人帶頭入股45萬元,再加上產業扶貧專項資金的40萬元,成立了祥達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2017年,祥達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油茶700畝。在油茶種植產業產生效益后,入股村民將與合作社按3:7的比例分紅。
截至目前,該縣有油茶林總面積20.7萬畝,其中新建油茶基地8.7萬畝,涉及全縣農業人口7.8萬人,涉及貧困戶3425戶11268人。2017年玉屏油茶投產總面積15.4萬畝,油茶樹年產鮮果1.32萬噸,產油茶籽3200噸,產茶油800噸,油茶產值1.4億元,油茶農戶均增收917元;今年新造油茶2810畝,將帶動貧困戶62戶、172人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