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主體達萬家以上
青島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意見》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為促進我市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健康發展,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我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提出目標是,到2022年,全市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主體達到10000家以上,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農林牧漁增加值比重達到8%以上,服務全程化、市場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服務結構合理、專業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服務行為規范、覆蓋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基本形成,對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打造成為要素集聚、主體多元、機制高效、體系完整的農業農村新業態。
把握重點服務領域
農業生產性服務是指貫穿農業生產作業鏈條,直接完成或協助完成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作業的社會化服務。該《意見》指出,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著眼滿足普通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需要,立足服務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重點拓展農業信息、農資供應、農業綠色生產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及維修、農產品初加工和農產品營銷等八個方面服務。
其中,農業信息服務,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鼓勵和支持各類服務組織積極參與益農信息社建設,共用共享農村各類經營網點資源,就近為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等服務。
農資供應服務,支持服務組織與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加強合作,在良種研發、展示示范、集中育苗、標準化供種、用種技術指導等環節向農民和生產者提供全程服務。到2022年,市級以上種業研發中心達到12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9%,主要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
農業綠色生產技術服務,到2022年,農藥化肥施用量實現零增長,環保型農藥使用率達到*,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到2022年,地產農產品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8.5%以上、畜產品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服務,到2022年,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2%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農機作業及維修服務,打造中國智能農機小鎮,到2022年,農機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在糧油作物主產區,依托農機服務主體探索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一站式”田間服務。
農產品初加工服務,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農村設點,將初加工項目分散到農戶、合作社實施,支持電商企業在農村建設產品和原料基地,開展分級、包裝等初加工業務。加快建立農產品貯藏保鮮冷鏈體系,支持常溫貯藏、機械冷藏、氣調貯藏、減壓貯藏等多種貯藏保鮮設施集中連片建設。
農產品營銷服務,到2022年,打造30個電商示范鎮、100個電商示范村,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100億元,打造10個全國知名農產品品牌,創建100個優質農產品品牌,認證1000個“三品一標”產品。
加快培育農業服務組織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要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專業服務公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多元服務主體,發揮公益性服務組織和經營性服務組織各自優勢,主動對接普通農戶,織密農業社會化服務網,實現田間地頭全覆蓋,實現生產過程全覆蓋,實現農業產業鏈全覆蓋。
該《意見》指出,我市將在培育多元服務主體、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推動服務主體聯合融合發展、推進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協調發展、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制等方面下功夫。
培育多元服務主體。鼓勵各類服務組織,提供聯合一站式服務,服務農業產前的投入品供給、產中的農事操作、產后的初加工和市場銷售。鼓勵農民合作社發揮其服務成員、引領農民對接市場的紐帶作用,向社員提供各類生產經營服務,提高服務能力。引導龍頭企業充分利用技術、服務和管理方面的優勢,通過基地建設和訂單方式為農戶提供全程服務。支持各類專業服務公司發展,積極發展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專業大戶、經紀人等農村能人開展項目推介、生產組織、市場營銷等多種形式的中介服務。
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增添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揮其統一經營功能,對不適宜由家庭分包經營的項目,實行統一農業生產性服務,解決一家一戶不愿辦、辦不了、辦不好的事,通過統一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引導和組織普通農戶廣泛接受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集中連片推進綠色高效生產方式,把眾多普通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推動服務主體聯合融合發展。鼓勵各類服務組織加強聯合合作,推動服務鏈條橫向拓展、縱向延伸,促進各主體多元互動、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引導各類服務主體圍繞同一產業或同一產品的生產,以資金、技術、服務等要素為紐帶,積極發展服務聯合體、服務聯盟等新型組織形式,打造一體化的服務組織體系,實現資本、技術和資源要素的跨界集約化配置。支持各類服務主體與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和分享機制,壯大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主體。
推進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協調發展。鼓勵各類服務組織圍繞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提供專業化的專項服務和全方位的綜合服務,促進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積極推行專項服務“約定有合同、內容有標準、過程有記錄、人員有培訓、質量有保證、產品有監管”的服務模式。統籌和整合基層農業服務資源,搭建集農資供應、技術指導、動植物疫病防控、土地流轉、農機作業、農產品營銷等服務于一體的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集成應用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物質裝備。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制。發揮農技推廣機構在農技推廣服務中的主導作用,推動服務功能從農業技術服務向農業公共服務拓展,強化公益性職能履行,加強對市場化農技推廣主體的指導和服務。創新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方式,重點培植一批農業科技合作社、科技大戶,有效破解農業科技入戶下田“*后一公里”難題。促進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經營性服務組織協調發展,鼓勵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通過派駐人員、掛職幫扶、共建載體、聯合辦公等方式,為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供全程化、*化和個性化的指導服務。健全農技推廣績效考評機制,加強對農技推廣機構職責履行情況和公共服務質量效果的考評。構建農技推廣機構、科研教學單位、市場化主體、鄉土人才、返鄉下鄉人員等廣泛參與、分工協作的農技推廣服務聯盟,實現農業技術成果組裝集成、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的無縫鏈接。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轉化應用,鼓勵農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采用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與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建立合作關系,開展科技咨詢、技術培訓與指導等服務。支持有資質的市場化主體從事可量化、易監管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
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托管
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服務組織完成或協助完成的農業經營方式。要把發展農業生產托管作為推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帶動普通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主推服務方式,加大支持推進力度。
重點支持大宗農產品生產和重點作業環節托管服務。糧油等大宗農產品生產關系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安全,且比較效益相對較低。要把糧油等大宗農產品生產的托管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通過專業化、規模化服務提升大宗農產品生產效益,提高普通農戶從事大宗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要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戶需求,因地制宜選擇深耕深松、工廠化育苗、機械化采收、烘干倉儲等制約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統防統治、秸稈還田、地膜回收等農業綠色增長的短板,確定本地區重點支持的托管環節和服務內容,并形成支持的優先順序。
科學確定托管服務模式。農戶家庭經營意愿較強的,可以從推廣單環節托管、多環節托管入手,逐步轉變其生產經營方式;農業勞動力轉移程度較高的,可以重點推廣關鍵環節綜合托管、全程托管等模式。要重點支持土地相對集中、規模效益比較突出、帶動農戶比較多的規模化土地托管服務;在難以實現大規模集中連片的半山區和半丘陵地區,重點支持相對較大規模的托管服務。鼓勵發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農業共營制”等農業生產托管形式,支持服務組織集中采購農業生產資料、選用新品種、采用先進耕作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通過開展規模化的統一托管服務,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裝備作業能力,實現農業節本增產增效增收。
加強服務價格指導和服務合同監管。托管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價格,一般應由供需雙方按照市場機制協商確定。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品種、不同服務環節,研究制定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研究制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規范合同,明確合同的標的、期限、價格、付款方式及時間、服務效果評價、違約責任等內容,建立完善服務臺賬和檔案,督促服務主體嚴格履行服務合同,按照服務標準和規范實施作業。
加強服務組織動態監測。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對從事生產托管的各類服務主體的服務情況進行跟蹤監測,探索建立服務主體信用評價機制,對服務質量不符合要求、群眾不滿意的服務組織,要及時予以通報并督促改正。鼓勵探索建立托管服務主體名錄管理制度,實施名錄制管理。
抓好農業生產托管項目實施。中央財政已將農業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作為支持重點,并對項目實施作出了具體部署。要加強項目實施指導,積極探索和創新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工作機制和有效模式。要建立多方參與考評機制,各級農業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研究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服務效果認定標準和方式,為開展績效考評做好準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