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的小麥、玉米、葵花等作物,以往都是大水漫灌,既浪費水,又容易引起土壤鹽堿化。自從用了這個精量化灌溉系統后,既節水,又適時,土地鹽堿化也得到了控制。”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壩楞村村民楊永忠說。
楊永忠提到的“精量化灌溉系統”,是2017年內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之一——“河套灌區農業*化配水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的創新成果。該項目由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主持,沙區實驗站、沙壕渠試驗站協作完成。
隨著智能灌溉技術的引入,黃河流域*的灌區——河套灌區將逐漸終結農業粗放灌溉的歷史,步入精量化灌溉的時代。
“河套灌區農業*化配水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確立了適宜作物生長的土壤水分、鹽分、地下水位及明渠引黃灌溉田間*化灌溉制度等調控閾值體系。自主研發了田間土壤水分、地下水位自動監測、傳輸設備,明渠末級渠系智能化測流、傳輸設備和閘門自動調控設備。編寫了適于農民用水協會的管理軟件程序,研發應用了農戶用水信息終端設備。實現了集智能化監測、決策、調控和農民用水協會信息化管理為一體的“明渠田間*化配水技術集成”。
家住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的武永亮是村里的渠長,以往每到灌溉時節,他都要根據村民的用水需求開關水閘,常常連續好幾天徹夜不眠地守在水閘旁。
從去年開始,武永亮不用再徹夜守著水閘,甚至白天也只是在耕種之余到水渠邊看看。他只需要用手機打開一個名為“用水信息智能終端”的APP,進入“地塊設置”欄目,就可以看到村里土地的平面圖,其中有好多地塊被標注為紅色。“凡標注紅色的地塊都已經完成灌溉了,我根據灌溉進度,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可以啟閉閘門。”武永亮說。
與智能控制系統相連接的,還有埋在田間的探測儀器,它們實時測量著土壤的成分、含鹽量、含水量,以此計算出土壤的需水量。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工程師張曉紅介紹:“這套測控一體智能化配水技術改變傳統的經驗型灌溉制度,以農作物生長需要的適宜水分為調控閾值,實現智能化灌溉。智能化配水技術還配套了水費計收信息化系統,通過信息編碼和灌溉自主申報,可以將用水量*到每一個農戶,并自動結算水費。”
特別針對灌區農業節水利益關系不清晰,農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難以實現,協會管理成本高等問題,該項目*將信息化技術充分應用在河套灌區首創的“畝次計費”管理模式上,用水戶通過網絡可自主申報灌溉面積,自動以戶結算、查詢水費,接收告知事項及農情、科技等公眾信息,無障礙地實施舉報、質詢和監督農民用水協會管理過程,實現了廣泛、便捷參與灌區管理的目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