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在*扶貧中跳出傳統套路,立足區位優勢,找準發展方向,強力推動特色水果產業發展,引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據了解,該縣為了加大水果產業發展,已規劃財政投入資金26950萬元,實現總產量26346萬公斤,總產值52692萬元,輻射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930戶次,貧困人口13719人次。小小果子,既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又拓寬了貧困群眾的增收致富門路,成為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該縣以氣候類型作為產業布局的主要依據,將全縣水果生產劃分為溫帶水果優勢區,突出葡萄、李子、梨、蘋果、桃等具有一定規模和區域品牌的水果,兼顧新興的、具有市場潛力的獼猴桃等果種,多點布局草莓、樹莓、車厘子、藍莓等觀光型、休閑型、采摘性強的果種。2017至2020年計劃種植果樹18.4萬畝,重點布局在阿舍、平遠、稼依、維摩、者臘、蚌峨、阿猛等7個鄉鎮28個貧困村,輻射帶動全縣水果產業發展。在水果種植的重點村寨,修繕進村道路,建立簡易的田間交易市場,促進產業發展。
同時,硯山縣引進加工企業,或建冷庫,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水果經濟人以及部分生產經營大戶,初步形成“公司+基地+科技+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企業加工消耗水果原料,促進水果產品的有效供給。在種植較為集中的鄉鎮,建設水果保鮮冷庫,推進產品的倉儲流通。對從事水果種植、加工、營銷的企業和個人,在資金、信貸、技術、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在產業發展的同時,注重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的培育和建設,擁有一定規模冷藏庫和交易市場的合作社、龍頭企業對外與大、中城市水果批發市場對接,對內與種植基地聯結,形成“市場+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有力帶動農業產業健康發展。此外,通過水果加工企業、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布市場行情好、企業需求的水果種植品種,通過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種植規程種植,以訂單幫扶、委托經營與合作、股份合作的形式發展種植,直接幫扶到戶,訂單到戶,解決水果種植出來后市場流通和銷售的環節,實現產業*幫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