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北京,如何提升土地產出效益?一棟大棚里,既養魚又種菜,不影響產量還能節水節肥,如今這樣的“混搭”模式已在京郊試點成功,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神奇效果。
說起魚菜共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傳統的魚菜共生,一般是用泡沫板等浮體,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放到魚池里進行水培種植。去年,市農業局農機鑒定推廣站和懷柔區農機具研究所共同玩出了“新花樣”,在溫室大棚里試點魚菜共生新模式。
走進懷柔區楊宋鎮太平莊滿族村東方尚平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一排排“住”在立體栽培架上的生菜、油菜長勢正旺。與普通大棚不同的是,栽培架下面不是土地,而是“回”字形的魚池,一尾尾肥碩的鯉魚愜意地在水中游弋。
“大棚就是一個生態圈,養魚的水*過濾后,變成了自帶有機肥的‘營養液’供給蔬菜;種菜的水經過養分吸收后,又變成適合養魚的水,魚幫菜、菜幫魚,實現和諧互助。”合作社理事長于存平介紹說,“傳統循環水養殖,每天補水率達到50%,我們的補水率只有5%左右,而且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經測算,立體栽培模式增加了大棚蔬菜種植面積13.4%,蔬菜年產量可比傳統種植模式增加4茬,棚內養魚年收入也可達1萬多元。增收的同時,還大大節省了種菜、養魚的耗水量,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能吃能拉的魚類*受歡迎,能給蔬菜提供充足的養分。”市農業局農機鑒定推廣站養殖機械化科科長禹振軍解釋說,原來魚有兩種排泄物,一種是看不見的氨水,通過魚的鰓排出,另一種是固體,也就是人們能看見的魚便,兩者都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而魚菜共生模式中,魚池通過管道連著過濾槽,水體經過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兩道關”,排泄物轉化成了硝酸鹽類物質,成了種菜的“營養液”。為提高魚菜共生養殖智能化水平,市農業局農機鑒定推廣站還針對增氧、殺菌、水循環控制等關鍵環節,集成配套了水循環管路450米,潛水泵、增氧泵、溶氧監測儀、紫外線殺菌燈、微濾機、虹吸排水裝置等11套智能化程度較高的設備,并加裝了一套水循環控制系統,對養殖水的循環進行自動控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