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是穩民心、安天下的戰略產業。
兩年來,富錦市針對“頭重尾輕”的“癥結”,抓“兩頭”促“兩尾”,快馬加鞭,聚焦發力,現代農業發展建設再上新臺階。“種植結構不斷優化,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分別達到230萬畝、166萬畝和155萬畝,糧食總產實現十四連增。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牽引’,全市規模經營總面積超過400萬畝,實現訂單131萬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穩步推進,發放土地經營權抵押等新型貸款13億元,落實農業保險面積251萬畝。”這是富錦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數字看起來簡單,卻是*有說服力的。
過去的這兩年,是富錦市農業發展*快、農村變化*、農民增收*多的時期之一。作為龍江現代農業的領跑者,這個排頭兵是如何煉成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是如何加速推進的?如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連日來,記者深入村屯,走進田間地頭、示范園區進行實地采訪,親身感受兩年多來富錦市在農業方面的發展變化。
綠色引領——
大糧倉升級“綠色大糧倉”
農忙時節,行走在富錦肥沃的黑土大地上,萬畝良田生機勃勃、耕種場面熱火朝天、水清天藍,生態環境*,一幅現代農業畫卷在記者眼前徐徐打開,無處不彰顯著該市農業發展的活力。
“我們嚴格做好綠色防控,在保證產量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化肥投入,指導農戶打藥,確保農產品質量達到安全。”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稻研究所所長張羽告訴記者。發展綠色農業,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土壤和水資源,富錦市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積極落實《富錦市農業三減技術方案》,三減面積達到90萬畝、“三三輪作”面積達到8萬畝,加大環境保護和品牌建設力度,進而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
G11A2P2.jpg
“全市570萬畝耕地全面積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建成有機食品原料基地1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250萬畝,認證有機食品4個、綠色食品18個、無公害農產品266個、地理標志1個。”富錦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綠色食品產業就是龍江“原字號”提檔升級的*發展樣板。“我們生產的元態大米是經歐盟SGS檢測416項指標全部達到并優于歐盟標準的大米產品??梢詮牟妥雷匪莸降仡^,達到每小時檢測*。”金瑪集團總經理劉安君指著墻上掛著的各種證書驕傲地說。眾所周知,歐盟標準是全世界食品認證體系中*苛刻的,優于歐盟標準,可見元態大米的品質之優良程度。
記者來到大錦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透過肉雞屠宰加工車間的玻璃窗可見集肉雞屠宰、分割、加工生產線于一體的現代化生產線有序運行著,車間內干凈整潔,工人聽著音樂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手里的活兒。
當記者問及是如何做到保護肉雞安全品質的?大錦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隋德才告訴記者:“公司現已形成集種植、養殖、食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生產模式,從‘良田’到‘餐桌’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全產業鏈。環境決定品質,由于養殖環境好,雞本身健康程度好,用藥量大大減少,保證了雞肉的品質。另一方面,飼料使用本地種植的綠色有機玉米,飼料自產、肉雞自養、生產線加工,整個過程安全可控。”
富錦市擁有計劃倉容規模500萬噸,可供全國13億人口10天糧食供應的象嶼金谷倉儲中心,“大糧倉”之稱當之無愧。近年來,始終堅持品質導向,面向市場調優種植結構,發展玉米專品種訂單和優質水稻種植,強化“三減”措施,完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進有機食品基地、富硒食品基地建設和“三品一標”認證,把生產、加工、儲備綠色有機糧食及相關附加產品放在首位,奮力把“大糧倉” 升級為“綠色大糧倉”。
項目引領——
“大項目聯動”激發新動能
富錦市糧食產量高,質量好,有機綠色。如何扭轉過去種糧難、賣糧更難的局面實現增值?如何做到“糧頭食尾”、“農頭工尾”?
“我們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利用‘哈洽會’、‘央企佳木斯對接’行動和‘富錦市(北京)經濟技術合作推介會’等契機,廣泛深入開展招商活動。”富錦市副市長耿志遠說。
說起招商的過程,那是一把“辛酸淚”。過程是辛苦的,結果是歡喜的,回想起來更是幸福的。“就拿東北制藥的招商過程來說吧,雙方主要決策者見面談判二十多次,還需要邊談判邊學習,了解到項目可行才能繼續談,細化到每個小細節,更有壓力大吃不進去飯、睡不著覺的時候,當然我們也有信心,背后有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富錦市領導的支持,*后成功簽約,收獲也是滿滿的。”耿志遠說。
依托象嶼生化醫藥食品產業園平臺,突出資源共享優勢,富錦市成功簽約了東北制藥集團10萬噸山梨醇、國投生物30萬噸燃料乙醇、海資植酸鈣等一批重點項目。
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引進了30萬噸曼哈頓集團水稻精深加工、5萬噸正宇啤酒、御林寶萬噸素食代餐粉、北京三聚環保公司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
“現在不光是拼政策的時代了,我們還要靠拼服務、拼平臺、拼環境??宽椖课椖?,起到項目聯動效應。”耿志遠說。
富錦象嶼金谷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園區配有自備電廠,園區企業享有大幅優惠。為了降低企業之間相互輸送原料的成本,園區建設了輸送管廊。
“東北制藥山梨醇項目投產后,象嶼的淀粉乳可以通過管廊直接輸送到生產加工車間,減少了運輸成本,縮短了運輸時間,屆時可發揮巨大作用。”東北制藥富錦項目經理卜龍說。
記者來到綠谷酒業,這家企業位于富錦市綠色食品產業園,與福祥村合作建立高粱種植基地,簽訂收購合同,以有機肥+農家肥為主,年產量可達800噸以上。“把控源頭,我們堅持從原料、檢測等各個環節,嚴把產品質量關。”綠谷酒業董事長(總經理)向記者介紹說。
這兩年,園區“騰籠換鳥”取得新進展,停產兩年的大錦農肉雞屠宰及飼料加工項目重新建設并投產,收回園區閑置土地8萬平方米;推進經開區214萬平方米土地征收工作,為產業項目落地儲備了空間。上年全年開復工產業項目226個,完成投資93.5億元,同比增長14.2%。
生態引領——
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在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遠遠便可望見一個高高聳立的觀光塔。記者登上了39米高的觀光塔,一幅幅絕美的稻田畫盡收眼底。
富錦市依托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大力發展現代觀光農業,建設了總投入3900萬元,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稻海田園綜合體”, 把科技示范、生態農業、養生度假、農耕文化、農副產品等有機結合起來,打造集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科技示范于一體的綠色生態農業示范區。
在觀光塔30米高處的*觀測點,富錦市旅游局辦公室副主任向記者介紹說:“稻海田園綜合體主體輻射面積約123.3萬公頃,改造科技大樓為‘稻海航行的游輪’,由稻田畫、熱氣球基地、燈塔式觀景塔,體驗互動的黑土泥塘、稻田水車、生態大棚,科普拓展的生態循環農業、智慧農業、大型農機展示,休閑娛樂的海稻船、植物迷宮、稻草人王國、稻田泥地水塘、農夫商街幾大板塊構成。”
在這個科技示范園區,多數地塊都是機械操作完成,而稻田畫的插播需要手工完成,因此稻田多了一些手工插秧的農民,記者隨即上前與他們攀談。
長安鎮東北村的陳鳳波,自家3公頃多的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現在回合作社打工,每年可以賺到工資2萬多元,再加上流轉土地的3萬多元,每年可以賺到5萬多元。而在過去,自己種地的時候,每年每公頃賺不到1萬元。“生活壓力小了,風險小了,賺的錢也多了,五年多存了十多萬元,開心。”陳鳳波毫不隱瞞地報了自己的“家底兒”。
同是東北村的林長玉則是以帶地入社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成為股東。“家里三口人在這兒打工,一年工資七八萬元,年底還有分紅,比以前自己種地強多了,跟老陳一樣,俺家也在街里買樓房了,七十多平方米,下一個目標買個更大的。”提起這幾年的收入,林長玉的心里像流了蜜一樣甜。
生態環境優勢成就了訂單農業,同時依托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的觀光農業,實現了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咱這地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地之一,地好,松花江水灌溉,再加上觀光旅游的助推,每年按訂單生產,不愁賣。”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說。
現代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農業產業狀況和農民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富錦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囑托,提高農業種產銷的*度,延長農業產業鏈,加速領跑龍江現代農業,把大糧倉打造成有機綠色的大糧倉、糧食深加工的大工廠、百姓采購綠色有機食品的大商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