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浙江:一棵“祖宗樹”帶出富民產業
浙江:一棵“祖宗樹”帶出富民產業
農業網   時間:2018/7/12 10:54:00  來源:衢州日報  閱讀數:385

  近日,記者走進常山縣青石鎮澄潭村胡家自然村,見村民的門前屋后都栽種了胡柚,村莊被整片翠綠的胡柚樹所包圍。高大濃蔭的樹給夏日帶來一片清涼。

  “我們村是胡柚的發源地,‘祖宗樹’就在這里。”澄潭村村民主任、53歲的曹金全一邊介紹,一邊領記者去參觀神奇的胡柚“祖宗樹”。穿過青石鋪設的廣場,在胡柚樹林中,那一棵枝繁葉茂的“祖宗樹”四周已被青石條欄桿圍起來,樹上掛滿了一個個胡柚。“現在,它雖然是老人了,但依舊四季常青,能產胡柚500多公斤。”

  一旁的常山縣胡柚研究院副院長趙四清介紹,據清康熙《衢州府志》記載:“撫州明時惟西安縣西航埠二十里栽之,今遍地皆栽。”離航埠西邊二十里,就是現在的常山縣青石鎮澄潭村一帶。這表明澄潭村是撫州(即胡柚)的*早栽培地,其歷史已有600多年。而通過考證,這棵“祖宗樹”已140多歲,樹高十幾米,樹冠覆蓋的濃蔭約有100多平方米。為了保護“祖宗樹”,縣里投入90萬元,正在建澄潭村胡柚主題公園。作為常山胡柚文化起源地,澄潭村每年在金秋時節要舉行祭拜活動,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豐收富足。

  澄潭村有900多戶2800人。“這棵‘祖宗樹’發子旺孫,帶動了一個產業的發展。”曹金全告訴記者,這棵“祖宗樹”是村民徐立成的爺爺種的。在大集體時,田里種水稻,村民只是在自留地、開荒的山地上種胡柚。改革開放后,村民見種胡柚賺錢,田里也種上了胡柚,后胡柚逐漸成為常山的農業支柱產業。

  “40年,村里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之前,曹金全家8口人擠在一間20平方米的泥屋里,房子里只能擺兩張床,日子相當艱苦。“到了生產隊種起胡柚,村民條件就漸漸好起來了。1977年,胡柚*是金貴,一公斤胡柚賣到20元。”曹金全回憶,他十五歲時,父親靠種胡柚造了一幢六間的混合土泥瓦房。

  “我現在種了10畝左右胡柚,年產量2.5萬公斤。”曹金全介紹,去年雖然產量低,但青果賣了6000多元,共收入3萬元。2007年,依靠胡柚收入,曹金全投入30萬元造了一幢六間三層半高的樓房。2009年,他又花費30萬元裝潢,這才搬遷入住。

  “胡柚全身是寶,我們就靠胡柚增收的。”村民陳小平說,村里的土地適合種胡柚,隨著“祖宗樹”名氣的打響,村民種胡柚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1987年,他家種了四五畝胡柚,年收入一萬多元。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到十幾畝,一般的年份能賣五六萬元。去年,他采摘2萬公斤胡柚,賣了六七萬元錢。

  除了種胡柚,陳小平還販銷胡柚。“從2000年一直販銷到現在,*多一年賣150萬公斤,少的年份賣50萬公斤。”去年,陳小平販銷胡柚50多萬公斤,賺了30萬元。他說,如今,澄潭村98%以上的村民建了漂亮的樓房。

據統計,澄潭村年產胡柚3200噸,產值達640萬元。“澄潭村村民主要收入靠胡柚,現在已經形成規模化栽培,有十幾個胡柚生產、銷售的帶頭人。”趙四清說,他們賺錢的同時帶動了全縣胡柚的銷售,另外還有李海水、李洪春等四五戶收購加工衢枳殼胡柚片的能人,更是推動了胡柚產業鏈的延伸。

  胡柚成了常山農民的“致富果”。趙四清告訴記者,常山胡柚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3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常山胡柚”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可以說,胡柚產業的發展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成果,規模種植胡柚讓許多柚農走上了勤勞致富之路。2016年8月,胡柚片又以衢枳殼“身份”納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目錄,常山胡柚成為中藥材。2017年9月,常山縣提出胡柚產業轉型目標,向“種植標準化、加工高端化、銷售國際化”方向發展,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胡柚產業鏈條。迄今,常山已形成了胡柚寶(黃酮素)、胡柚精油、囊胞、果脯、果茶、果汁、胡柚酵素、餅干、果醬、原漿等系列深加工產品10多個。去年年底,全縣胡柚總面積達10.5萬畝,實現產值9.6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