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提出要逐步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其中提到,國家倡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形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將有利于龍頭企業獲取更多資源,他們不但會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還能作為國家扶貧典型。過去,我們在農業生產和銷售領域,一直是單打獨斗的小農經濟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抱團取暖,這兩年,黃石市在農業產業聯盟方面,就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一起去看一下。
“抱團取暖,1年時間,武漢黃石蝦稻共作從3.9萬畝到10.6萬畝!”
尹文淵,是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陽新縣東富生態養殖家庭奴場的小龍蝦養殖戶,說起自己的蝦稻創業經歷,尹師傅是感慨萬千,因為近幾年小龍蝦成為夜宵界的網紅,養蝦成了當地鄉親們紛紛上馬的致富項目,可對于不少新手來說,養蝦并不是那么容易。
2017年年8月,在黃石市農業局的推動下,黃石市稻蝦共作企業和種養大戶正式組建了黃石市“稻蝦共作”產業聯盟。
養殖戶尹文淵:現在加入了聯盟就不一樣了,敢大膽養,可以賣到17塊一斤,甚至22塊,不怕賣不出去,還有聯盟里會派專家來指導。
“稻蝦共作”產業聯盟的成立,使得黃石全市稻蝦企業和種養大戶告別了單打獨斗的發展模式,全行業一起想辦法,找出路,為當地的稻蝦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稻蝦共作”產業聯盟——小龍蝦”
北富生態種植基地 盟主劉富國:加入我們,聯盟之后不需要擔心不會養殖,也不擔心賣不出去,你看這些藥,都是我們有專家對癥下藥的,為小龍蝦看病,養出*的蝦。
“稻蝦共作”產業聯盟,實行盟主負責制,組建了理事會和秘書處,還有專門的辦公場所,負責產業的工作日常運行,北富生態種植基地的劉國富就是黃石“稻蝦共作”產業聯盟的首任盟主,在劉國富的帶領下,“稻蝦共作”產業聯盟,從抓培訓強技術、樹品牌增效益、抓市場促產銷等幾個方面,對蝦稻產業進行了大力推進。
北富生態種植基地 盟主劉富國:聯盟之后蝦多了,產量多了,怎么辦,怕賣不出去,我們這有龍蝦交易市場,養殖戶你們送過來,我們收。在我們這里沒有賣不了的蝦,收不了的蝦,我們都統一收購,哪怕死蝦。
黃石真發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陳堅:我們有一個聯盟共享群,信息共享,打個比方講,誰家有蝦賣,剛好我也需要,就在這個微信里發消息。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該聯盟的簽約盟員達到了92戶,種養面積達到了10.6萬畝,新增面積6.7萬畝,帶動貧困戶150戶,促進了當地蝦稻產業的發展和脫貧攻堅。
一年的時間,黃石稻蝦共作面積從3.9萬畝擴大到了10.6萬畝,你看,報團取暖的威力一下子就顯現了,更重要的是,鄉親們更有動力了,更敢闖敢拼了,黃石市農業局結合當地農業實際情況,大力推動服務協調,對于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