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自己跑到昆明或者浙江、江蘇等地去找工作,有時幾天都找不到一點事情做,出門開支和花費比較大,來回一趟要開支800多塊錢。現在人社局和鎮上直接與用工單位對接好,并將現場招聘會搬到村子里,自己可以和心儀的崗位進行現場對接,再也不用為找工作犯愁了。”近日,富村鎮新廠村委會建檔立卡戶廖正全一邊在家門口的軟籽石榴基地鋤草一邊高興地說。
在脫貧攻堅素質提升轉移就業攻堅戰中,富源縣圍繞提供崗位和轉移就業兩個重點,以貧困戶尤其是零就業貧困家庭為主要對象,通過政府主導、各方協力,全力確保有就業能力、有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創收。
該縣將“轉移輸出就業脫貧”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重要抓手,出臺《富源縣就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富源縣2018年脫貧摘帽“百日會戰”實施方案》《富源縣打好素質提升轉移就業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就業扶貧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層層壓實責任。人社、教育、農業等部門全面摸清貧困勞動力年齡結構、學歷文化、從業狀況、技能水平、培訓需求、培訓意愿,強化數據信息采集,規范臺賬建立,緊扣市場需求和企業用工導向,統一制定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工、焊工、砌筑工、鋼筋工、廚師、刺繡、烏豬養殖、辣椒種植等工種的技能培訓。現已完成技能培訓4期15班次10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技能培訓587人。
該縣以提升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為著力點,通過轉移就業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進家門,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訓、送技能、送崗位“五進五送”,引導貧困家庭子女上技校、學技能,強化工企對接,積極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定點、定向就業服務。目前累計發放就業扶貧宣傳卡3.2萬冊,張貼企業招聘海報2000余張,懸掛標語141條,入戶宣傳300余場次,發展勞務經紀人60人,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34場,吸引600余家企業進場,提供崗位2.5萬個,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53批次近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萬人。
該縣以零就業家庭為重點,采取政府統籌組織、綜合開發、分批轉移輸出和群眾自愿、相互對接等方式,大力開發公路養護崗位155個、生態護林員崗位425個、其他農村公益性扶貧崗位330個,加大周邊煤礦企業、軟籽石榴基地等崗位開發,讓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同時健全、完善易地扶貧搬遷31家“扶貧工廠”、“扶貧車間”等,讓部分易地扶貧搬遷戶下樓就業,家門口創收和照管孩子、照顧老人等多重功能穩步實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