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夜里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兩小時就要起身巡查,現在有了魚蝦塘溶解氧自動測控系統,睡得踏實多了了。”杭州海祥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泮立海笑著說。
據了解,自2014年啟動建設杭州市智慧農業示范資助項目以來,浙江蕭山區累計創建市級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和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點各6家,應用面積達到23萬余平方米。
自動化提高農業效率
走進杭州海祥水產專業合作社的魚塘養殖場,每畝塘的中央都佇立著一臺藍色的機器,這個正是能讓老泮睡安穩覺的“法寶”——溶解氧自動測評系統。“我們設定了溶解氧的*和*值,即將達到臨界點時就會自動調解,現在即使在外地出差,也能通過自己的智能手機,遠程控制魚苗生長所需的環境,實現*操作、精細管理。”老泮表示,自從運用了該系統,養殖密度提高了三分之一,每畝的收益增加了1萬多元,連人工成本也下降了一半,真正做到了“高品質、低成本、高效益”。
在杭州禾美健蔬菜專業合作社,這里的農作物也享受著智慧化設備。“我們現在用溫室監控與數據管理系統全程監控大棚,智能組合調控溫度、濕度和光照等農作物息息相關的數據,存活率現已高達90%以上。”負責人魏國慶解釋,能有這樣的*操作,全靠大棚內的管理系統,它可以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監控棚內情況,而且,可以自動設置*適宜的作物生長環境數據傳輸到物聯網系統平臺。大棚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平臺,就可遠程控制大棚內風機、遮陽布等設施運作,甚至自動噴灌系統中所噴灑的肥料與水的比例,都經過多次實驗后得出,以便給作物提供舒適的環境。
除蔬菜和水產,近年來,浙江蕭山區在畜禽養殖的喂料、擠奶、清糞等人工耗費較多的環節,也加大了“機器換人”,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突飛猛進。同時,應用物聯網技術,已實現了對全區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收集、暫存、運輸、無害化處理的智能監控全覆蓋,顯著提高了監管效率。
節本增效不是夢
區農科所臨浦基地,這樣的高科技農業設備更是隨處可見。如溫室內環境控制系統采用精密無線傳感器采集數據,可上傳平臺,平臺將一整套溫室控制邏輯與溫室電動設備形成關聯,就可控制風機、濕簾、內外遮陽、噴滴灌等設備。該系統的應用減少了季節更替后溫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溫室大棚內生產環境的雙向調節機制,可實現對環境的*控制。這也是農科所的番茄、黃瓜、南瓜、茄子等作物比露天提早1-2個月上市的原因。
“我們現在種植都用人工智能控制,維護好、提供好穩定的生長環境,苗的整齊度和標準度都提高了,人工成本也不用愁了。”該基地負責人表示,智慧農業徹底改變了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