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首屆農用無人機操作技能大賽在金華九峰職業學校舉行,來自全省11個設區市的22支代表隊相繼在噴藥均勻度、繞障競速、定點*起降等無人機操作項目中一決勝負。
大賽不僅檢驗和展示了農用無人機操作員的技能水平,更是農業“機器換人”的進一步深化,也標志著金華農機化和現代農業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農用無人機盡顯植保優勢
漏噴、重噴一處扣5分;“出界”超50個霧滴扣10分;5分鐘內要完成一個操場面積(約3畝)作業……賽場上,選手們操縱無人機模擬著植保作業。
“植保是現代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對農作物豐收豐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市農機管理站副站長張園周告訴記者,以金華水稻生產為例,“耕、種、收、植保、排灌、烘干”等主要環節現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相比之下,植保環節的機械化水平還較薄弱。目前,我市植保機械擁有量為30611臺(套),以手動、電動噴霧機,背負式噴桿噴霧機,機動式和自走式噴桿植保機械為主。這些傳統機械雖操作簡便但安全性、效率都不高。近三年來,隨著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農業“機器換人”的需求增加,使用無人機替代傳統植保逐漸成為現實和趨勢。
從身背大藥桶、一手搖閥門、一手控噴頭的傳統手動噴霧機,到依靠電動或汽油運作的植保噴霧機和升級版的噴桿式噴霧機,再到如今一鍵起飛回位、自動作業的無人機,不僅農業作業效率大幅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
“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高,是人工的30倍左右,藥液配置也更合理。”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東明說,無人機還能通過攪動風機將農藥*而均勻噴灑在植株葉片底部及莖干根部,這都是人力很難實現的。也正因如此,其農藥使用量遠低于傳統植保,這也更符合綠色農業的要求。
從市場來看,水稻機械化高效植保需求巨大。金華市佐合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佐生認為,原因一方面在于勞動力青黃不接,年紀大的逐步退出市場,年紀輕的又不太愿意從事農業體力勞動。勞動力成本逐年增高增加了生產負擔,亟須植保作業“機器換人”。另一方面,農民的農業生產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人工植保需直接接觸農藥,操作不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80后90后成無人機操作主力
無人機屬科技型設備,智能化操作也更受年輕人青睞。記者在大賽現場發現,參賽選手基本都是農用無人機一線工作者,以80后、90后為主。部分選手本身就是無人機愛好或工作者,平常接航拍工作,也參與農用無人機操作。
作為金華吉康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此次選送參賽的一名飛手——1996年出生的金華小伙商勇脫穎而出,被同行們稱為植保無人機飛手中的一顆“新星”。“別看無人機設備簡單,操作卻是技術活。”商勇給記者舉了個例子,看似操作簡便的無人機實際并非一鍵搞定,飛行過程中,任何一根手指粗細的樹枝都可能對無人機造成致命傷害。要注重的技能還有很多,如電池和旋翼的拆裝、操控噴藥邊界能力、噴藥均勻度水平等。
蘭溪躍動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派出的無人機飛手徐躍也是個90后,短短一年便從執行人員晉升為無人機指導員。在他看來,植保無人機入門非常簡單。“與現在流行的無人機相比,不過是將攝像頭變成噴灑系統。年輕人想學或是有興趣,一下就能學會。”不過徐躍也認為,這個行業比較辛苦,眼下正值高溫季節,需要噴灑農藥。飛手一般早上7時就開始作業,晚上8時左右才收工。徐躍坦言,此項技能人才緊缺。公司一年只培訓了6人,大部分都在30歲以上。不過他認為這項技術將會廣泛應用于農業,且年收入可觀,可達20萬元左右。
“其實市場并不缺只會起降無人機的普通飛手,而是缺乏能夠熟練操作、自主維修,還懂得服務領域專業知識的全面人才。”張園周說,為培訓飛手,市農機管理站聯合金東區農機總站上月開展了1期有40多名人員參加的無人機操作手技術培訓。同時積極組織無人機手參加無人機操作比賽,以賽提技。針對無人機植保作業操作證的考取和類型問題,張園周建議,可以考慮建立無人機操控作業統一培訓渠道,以取得統一專業作業證書。
無人機發展瓶頸亟待解決
記者從市農機站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市農用植保無人機擁有量為24臺,加上外來機器,總量達五六十臺,預計今年還將增加一倍。在作業面積上,僅去年一年即達2萬多畝。
“無人機植保市場需求大,但作業要求很高,且有局限性。”金華金土地農資公司經理周建平說,無人機植保更適用于水稻、茶葉、香榧等生長在開闊或高山地帶的大面積作物,對小面積大棚蔬菜則不適合。而若遇上田塊小、障礙多的環境,飛控作業難度會大大增加,對飛手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更高。就成本而言,傳統人工植保作業為7~7.50元/畝,而無人機植保目前為10元/畝,雖說對大面積種糧大戶特別合算,但對小農戶來說,成本遠超人力。
市農機站此前大調研數據顯示,大部分種糧大戶對無人機植保持認可態度,但部分農戶因一些嚴重病蟲害或病蟲害防治效果不佳,仍持懷疑態度。“無人機植保是個技術活,涉及到飛行高度、飛行速度、施藥量控制等,因此也需要不斷調整,提高服務技術水平。”張園周認為,可以組織引導種糧大戶以項目支撐開展試驗示范,用數據說話。此外,*能由高效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一條龍”服務,或許能減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問題。
無人機雖然極大方便了農戶操控作業,但每組電池在有效載荷10公斤的情況下,飛行10~15分鐘就得充電,單組電池續航能力還不夠,因此需配置充電器和多組電池。記者了解到,浙江智天科技作為金華本地*一家自主研發生產無人機的科技公司,目前正與新能源公司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無人機,若研究成功,將解決電池瓶頸,大大提高無人機作業效率。
陸東明介紹,研發一款植保無人機的周期長、費用高,一般農戶往往難以接受新推出的高成本植保機。他建議,這不僅需要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更需要政策性扶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