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立足農畜資源稟賦優勢和農業基礎優勢,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著力實施“四個百萬”工程,用工業思維謀劃農業,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業,通過擴基地、樹品牌、強龍頭、出政策、引項目、搭平臺等強有力的措施,農業產業經營呈現出了整體運行平穩、發展勢頭良好、亮點不斷涌現、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經營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
1.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基本形成,規模生產效益逐步顯現。立足我市農業發展資源優勢,實施百萬畝國家玉米制種基地、百萬畝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百萬畝優質牧草基地、百萬頭肉牛養殖基地“四個百萬”工程,積極培育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優質林果、小雜糧5大區域特色產業,促進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市形成100萬畝玉米制種、100萬頭肉牛、70萬畝金張掖夏菜、40萬畝中藥材、45萬畝馬鈴薯、3萬噸食用菌、15萬畝設施農業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推進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引導122萬畝土地主要流向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模式,引領現代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優質豐富的原料,使農業真正成為工業發展的“*車間”。
2.龍頭企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全市建成產業化經營組織819個,擁有固定資產107.33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44家,市級132家,通過訂單、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帶動農戶28,8萬戶,與農戶簽約訂單56.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4.75億元,利稅7.26億元。依托全市256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年可加工轉化農產品521萬噸,實際加工農產品266萬噸,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在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以昆侖、雪潤、丹馬油脂為龍頭的糧油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臨澤種子產業園區為核心的玉米種子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四通、金康脫水蔬菜、中化番茄公司為龍頭的高原夏菜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愛味客、芋興公司為龍頭的馬鈴薯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河西制藥、廣泰藥業為龍頭的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發年、綠涵公司為龍頭的農產品向西出口企業集群。
3.農產品品牌創建初見成效,質量安全優勢開始凸顯。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積極探索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與提高農民收入相生相伴的增收體系,以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成為重點,狠抓源頭治理,嚴格落實“一嚴格、五禁止”和“禁用清單”,穩步推進農產品安全大市建設,大力發展品牌農業,著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全市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72個,生產面積達291.99萬畝,占食用農產品生產面積的比重達76.28%。張掖葡萄、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肅南牦牛、肅南馬鹿、山丹羊肉、張掖玉米種子、臨澤小棗、民樂紫皮大蒜等8個產品通過農業農村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質檢局認證地理標志保護(證明商標)認證。實施農產品“東擴西出”戰略,成功注冊“弱水青”牌金張掖夏菜集體商標。金花寨小米、沅博牛肉、銀河粉絲等32個產品獲得了甘肅*產品稱號,農產品注冊商標達到280多件,有力提升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公信力。
4.市場體系逐步健全,產品營銷網絡初步形成。立足“居中四向”的交通區位優勢,牢牢把握“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機遇,不斷加快建設品牌農產品物流園區、農產品專業市場和綜合農貿市場,完善流通網絡體系,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全市已有冷鏈倉儲企業68家,倉儲面積48.68萬平方米,冷鏈庫容達52萬噸;已建成各類批發市場91處,其中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5個,鄉鎮綜合農貿市場42個,中、小型定點批發、銷售網點44家,年交易總量達200萬噸,產品銷往全國23個省市168個地區,部分企業的脫水蔬菜和馬鈴薯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年出口農產品2.2萬噸,出口產值達2860萬美元。同時,已建成廣州、杭州、武漢等大中城市營銷展示窗口17個,霍爾果斯口岸的銷售檔口1個,成了我市農產品進一步打入東南沿海城市及中亞西亞各國的重要通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