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中國(萬全)燕麥&鮮食玉米文化節暨大型O2O訂貨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作為2018中國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中國產業互聯網與縣域經濟融合發展高峰論壇”的重要環節,此次發布會備受各界關注。張家口市萬全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張志友做了活動發布。
張志友表示,作為農業農村定點*扶貧區縣,萬全將借助冬奧效應,全力打造冬奧會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同時,為將燕麥、鮮食玉米打造成萬全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今年8月30日至9月1日,萬全區將舉辦主題為:燕玉之鄉 尋夢萬全的中國萬全燕麥和鮮食玉米文化節。衷心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充分展示萬全、推介萬全,不斷提高萬全對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隨后,在2018中國(萬全)燕麥&鮮食玉米文化節暨大型O2O訂貨會答記者問環節,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張家口市萬全區區委副書記、農工圍書記梅曉春;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宗振華;萬全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吉樹強;萬全區長常委區政府副區長鮑蕊;萬全區政府副區長宋繼東;網庫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李軍保就萬全區將舉辦“燕玉之鄉 尋夢萬全”——中國萬全燕麥和鮮食玉米文化節暨大型o2o訂貨會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小康網記者:萬全區與網庫聯手打造了中國燕麥產業網,這種模式對于萬全區未來的經濟發展有怎樣的深遠影響?
梅曉春:2017年5月,網庫集團和萬全合作打造了中國燕麥產業網,到目前為止交易額達到6-10億元。對萬全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我個人概括有兩方面:
*,由萬全獨特產業能夠“走出去”。以前是坐井觀天,我們一個人在戰斗,現在可以“走出去”,與更廣闊的市場接壤。
第二,通過中國燕麥產業網平臺,能夠把世界各地從事燕麥行業的精英吸納進來,共同聯合打造這片網絡。拽指成拳頭,形成一個共同的合力。
通過這個打造,可以讓萬全的產業走的更遠,飛的更高。另一方面,跟全國各地其他行業的精英接觸,能夠使萬全的產業走的更遠。下一步有一些影響,下一步在和網庫集團深入協作下,想把網庫集團里面的產業做的更好,通過今天的合作,包括我們區長提到的文化節,能夠使網庫集團燕麥網作為認證中心、數據分析中心以及京津冀的結算中心,特別是全國各地圍繞這個產業的產業基地,使全國各地所有從事燕麥產業的人士打造產業集群化、產品品牌化、市場全國化。
經濟觀察報記者:2006年,萬全縣被授予“中國鮮食玉米之鄉”的稱號,鮮食玉米有什么特殊之處?
梅曉春:萬全的玉米在2006年時,因為它的品質,特別是它的緯度被授為中國鮮食玉米之鄉。因為萬全的緯度在北緯40-41度,這個緯度是全世界所公認的玉米以及萬全燕麥的黃金生產區,萬全屬于寒溫帶,晝夜溫差比較大,光照時間長。燕麥生產期經過了溫、寒,品質非常好。另一方面,交通優勢非常方便。其次,集群網絡比較強。現在從事玉米的企業家有20多家,出口有30多個國家,群落化非常好。
自主業萬全在某種意義上超過了鮮食玉米,種業非常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說萬全的種業,可信度非常高。所以我們的種業占了全國*,種業所生產出來的玉米也是全國*的。
新浪記者:請問網庫集團和萬全共同主辦燕麥鮮食玉米文化節,網庫集團優勢在哪里?
李軍保:發布的時候說了,這次活動有三個亮點:
*,線上線下結合。網庫*的資源是數據、生態和服務資源,我們在互聯網上的優勢是比較大的。和以往搞地方的傳統節會有一個區別,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廣交會,幫地方打造一個產業的“雙11”,我們知道“6.18”、“雙11”,這個活動*的點是在線上、線下,網庫和萬全合作打造首屆的采購節后,以后每年都有。
第二,這次的活動結合了以往的文化節、展銷會,增加了訂購會(采購)的模塊,也增加了行業的評選,增加了行業學術論壇以及買家團的實地考察,所以這次活動的核心是促進交易、帶動旅游、拉動GDP。
第三,萬全政府在極力、全面地結合農業,萬全是屬于農業農村部的定點扶持區縣。其次,無論是政務環境還是產業環境都是相對較好的。
所以這次的亮點是由政府、企業、網庫、第三方一起來做。
網庫只做了三件事:
一、大數據,中國燕麥產業互聯網平臺。
二、大數據資源,買全國、賣全國,實現全國300個基地同時進行展銷,也就是說有全國300個分會場來做。
三、*營銷、*推廣,覆蓋面比較大,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是*立體式的推廣。
中國商報社記者:剛才領導提出8月底召開燕麥和鮮食玉米采購節,對此非常期待,希望各位領導透露一下采購節時會有哪些亮點?
吉樹強:這次采購節的亮點很多,我主要介紹三個亮點:
*,這次采購節與張家口市第二屆旅發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一個時間段,萬全設置了分會場,到時不僅在萬全可以欣賞全國保存*完好的明代軍事衛所制的活化石,萬全衛城歷史是625年。同時可以觀看表演、民俗體驗。
第二,這次采購節為全國的燕麥、玉米上下游企業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臺。
第三,這次采購節也融入了產業互聯網文化,為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提供平臺,展示了全國各地企業的燕麥、玉米特色產品,可以讓大家一飽眼福、一飽口福,謝謝大家!
中國經濟網記者: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是毋庸置疑的,在互聯網時代對我們產業或者社會、個人都是一個非常利好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產業找到了很多的發展路徑,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同時我們注意到,現在很多的消費者傾向于洋品牌,剛才聽領導介紹,現在有中國燕麥之鄉的名片,在未來萬全如何利用這一名片的優勢,把我們的產品進行品牌化的發展或者走向世界。
宗振華:燕麥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食品,美國時代周刊曾經將其列入全世界*知名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在日本天皇每周早晨的食譜當中必定有一道餐點是燕麥粥。世界上現在五大洲40多個國家都有燕麥產品的生產,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生產的燕麥是皮燕麥,中國地區生產的燕麥是裸燕麥,這個產量是不多的。中國主要的產量集中在河北張家口地區,包括內蒙、山西、甘肅,大涼山地區也有部分生產。我們這個裸燕麥的品質和質量遠遠高于洋品牌更多的皮燕麥,所以現在大家都非常喜歡去西貝莜面村,I love you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時尚的廣告語,大家非常喜歡去西貝莜面村。
現在要從產地、文化上樹立一種自信,中國生產的在燕麥產品當中是裸燕麥,西方國家、歐美國家生產的燕麥多數是皮燕麥,本身品質上就有差異。
國外生產的燕麥產品相對比較單一,多數都是在早餐時的水果燕麥片,產品結構單一。但我們中國人在全世界的餐飲、飲食方面享譽全球,我們通過燕麥這樣一種簡單的食材制造出千變萬化的食品。大家去西貝莜面村可以吃到,各種稱呼不一樣,品種非常多。是中國人辛勤勞動、成千上百年智慧的結晶,會生產出非常多大家喜聞樂見的產品。
隨著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研發水平的提升,包括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的逐漸健全,我們國家在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的發展水平也會逐漸健全,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上也能讓大家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萬全作為中國燕麥之鄉本身生產燕麥的量很少或者基本上不產燕麥,但它有很大的優勢,毗鄰我們國家燕麥的主產區,張家口壩上地區、內蒙烏蘭察布、內蒙河套地區、山西等等,都是我們國家燕麥的主要產區。燕麥產品初加工量的70%基本上都集中在萬全區域內,也就是說將近超過10萬噸以上的燕麥初加工成本都誕生在萬全,所以我們被稱作中國燕麥之鄉,實際是我們在產量上做到了全國的*。
下一步通過和中國網庫的合作,通過和產業互聯網的導入,實現產業由中低端逐漸向中高端轉型。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可能只集中在燕麥的米、面、片、粉,可能未來會集中在燕麥的保健品、化妝品、護膚品以及燕麥生物集聚的產品,這是未來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邁進的重要方向,也是和中國網庫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我們想借此機會,也借助中國互聯網峰會的契機,不斷推動燕麥產業的做大做強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新聞網記者:提問:以后怎么規劃用數字經濟發展燕麥產業?
梅曉春:數字經濟在中國網庫、燕麥網的應用是先進的,剛才嘉賓演講時也提到了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有高端經濟、和諧經濟。作為領導和媒體朋友看著數怎么寫,米、女、文,告訴你三個意思,可以吃上飯(米),解決物質的問題。其次,因為你是家庭成員,在父系社會里,必須有女人才能成為家庭,反文證明這個人有文化,因此這個家庭的三元素:吃飽飯、有文化,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加在一塊兒,同時還有相夫教子的女士才能成為一個和諧家庭。
今天的數字經濟在中國網庫應用的非常充分。作為一個中國燕麥單品交易平臺,下一步怎么在數字經濟里做大做強?今天和網庫在深度合作下也在進行探討,首先依托中國網庫200多個子公司和2000多個大數據平臺的情況下,推動數字化向燕麥網進入,進入之后還要深度融合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另外要做好線上定制、線上產品供應、線上產品銷售、線上產品追溯,這樣可以使產品(燕麥、鮮食玉米)從線上種植、落地、生產、采摘、配送、購買一條龍服務里都可以體現它的品質化,也希望各位領導、媒體朋友有機會到萬全走一走,品嘗一下我們正宗的鮮食玉米和燕麥。
中國消費日報記者: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產業互聯網不斷賦能這個產業,燕麥產業也不例外,網庫集團作為互聯網產業服務機構,舉辦萬全燕麥、鮮食玉米文化節的初衷是什么?
李軍保:網庫之所以發起百縣百場產業“雙11”采購節,初心是圍繞著網庫的單品產業互聯網戰略。我們所有的“節”全部都是結合我們的基地,也就是說沒有基地的話,網庫不是策劃公司,也不是營銷公司,是一家互聯網企業。我們*的優勢在于大數據后結合地方產業優勢建的產業互聯網總部基地,這是我們的*步。第二步,之所以建采購節,初衷一方面是幫助地方進行交易落地、稅收落地,甚至于拉動GDP,促進旅游,解決就業。
我們初衷的想法:
*,縣域經濟招商很難。1.產業招商,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我覺得有機會。2.*招商,做燕麥的可以從一、二、三產業特別是三產上做文章。3.以商招商。燕麥產業互聯網總部基地是一個依托產業的互聯網生態經濟區的概念。
第二,構建品牌。博鰲論壇上有一個院士講到,農產品是集中失信。產品溯源,包括國家地標,我覺得*核心的是產地認證。所以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聯合100個縣域進行產地屬地認證,比如萬全,希望萬全發出的每一粒燕麥都是*,都是好東西,一定要做優品優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