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你送1000箱水蜜桃過來,還是每斤8塊錢。”7月15日下午,見到江蘇省泗陽縣愛園鎮大康莊園主劉正軍時,他正滿臉笑容地接聽來自上海西郊國際水果批發市場的客戶電話。據說這位上海客戶對水果品質異常挑剔、且往年只賣無錫陽山水蜜桃,今年為何主動向泗陽水蜜桃拋來了“橄欖枝”?
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冒著酷暑走進大康莊園一探究竟。得知來意后,莊園主人劉正軍如竹筒倒豆子般說出了自家種好生態桃的全部秘密:“我家桃子長得好,關鍵是多下有機肥。我這莊園里共栽了220畝桃樹,其中僅水蜜桃就有200畝。每年入冬前,我都要給桃樹施肥,主要是用腐熟的羊糞和豬糞,每畝需要3立方米左右大約1000元。豬羊糞肥效長營養全,長出的桃子個頭大,味道鮮美。”
“泗陽與無錫的水蜜桃,品種基本相同,生態栽培相同,可是泗陽的水蜜桃到了上海和無錫,為什么供不應求呢?就是因為泗陽的水蜜桃生態環境好,糖度比無錫陽山水蜜桃高一度,陽山水蜜桃含糖量只有14,而泗陽水蜜桃含糖量達到15,這也是征服上海客戶的主要因素。”此時恰逢泗陽縣在愛園鎮舉行三果文化節和首屆采摘節,正在對大康莊園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的江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沈志軍為筆者解開了謎底:“泗陽水蜜桃含糖量高,是因為泗陽是沙性土壤,光照充足、降雨量少。”
說話間,筆者看到工人正在將一個個紙袋套到桃樹枝頭的桃果上,有的紙袋是全封口,有的紙袋是半開口,甚是納悶!劉正軍見此停下腳步,拽下一根樹枝,撕開一個封閉的紙袋遞給筆者:“套袋有三大好處,一是色澤好,二是防日曬,三是無污染。你看全封口的桃子是白色的,半封口的桃子白里透紅,不套袋的桃子是青綠色的。我根據客戶對顏色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套袋方式。每畝桃林可產3000~4000個桃果,雖說套袋每畝增加300~400塊錢成本,但是桃子品質好,賣價也高出不少。”
在大康莊園轉悠半天,我們沒看到一個化學農藥瓶子。難道他家的桃樹不生蟲?說起種桃子的訣竅,劉正軍毫不隱瞞:“桃樹上的蟲子,主要是桃小食心蟲,這種蟲子啃食樹心,還會啃食桃果,影響桃果品質。對于這種蟲子,我都是用性誘劑誘殺,避免農藥殘留,效果非常好。”劉正軍指著果園里茂密的雜草說,“對付雜草我從不用除草劑,都是等草長高了把它們翻入地下當作綠肥,增加土壤有機質。”
在泗陽縣,像劉正軍這樣種桃面積超過50畝的果農僅愛園鎮就有16戶。愛園鎮農技服務中心負責人周奮勇說,愛園鎮的水蜜桃80%以上被上海客商訂購。去年,大康水蜜桃通過“中國綠色食品標志認證”,大康的新白鳳水蜜桃代表泗陽參加了在新沂市舉辦的“全國賽桃會”,并以“甜鮮美”一舉獲得金獎。雖說桃樹剛剛進入掛果期,可畝產已達600~700公斤。
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說,該縣4萬多畝桃樹,年產桃果4000多萬斤,其中水蜜桃便有2萬畝,僅銷往上海市場的就有1600萬斤。優美的環境,生態的栽培,造就了泗陽桃果“脆、甜、鮮、美”的獨特口感。該縣將沿著生態、綠色、優質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態桃果產業,力爭在未來5年內實現“10萬畝桃果基地、10家桃果加工企業、百億級產值”的“雙十百億”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