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云南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云南防治水環境污染的河長制已全面建立,目前共設有河(湖)長67928名,覆蓋全省7127條河流和41個湖泊、4549條水渠、7013池水庫以及7992座塘壩。據介紹,河長制對當地水環境污染的防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已在一些地方顯現。
2016年底以來,云南把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作為云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河(湖)長制工作既全面貫徹中央要求,又充分結合云南實際,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引領高位推動、河湖庫渠全覆蓋率先實施湖長制、增設村級河(湖)長推行五級河(湖)長制、人大政協參與建立三級督察體系。昆明市在總結2008年以來實施河長制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深化河長制,推動河長制工作實現了6個轉變。即內涵由單純治河治水向整體優化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理念由管理向治理升華,范圍由河道單線作戰向區域聯合作戰拓展,方式由事后末端處理向事前源頭控制延伸,監督由單一監督向多重監督改進,河(渠)湖庫保護治理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共治轉化。同時,率先在滇池流域河道實行生態補償機制。滇池流域通過牛欄江向滇池生態補水近25億立方米,水質由劣Ⅴ類轉為Ⅴ類,今年一季度,滇池總體水質持續保持企穩向好趨勢,外海、草海水質均為Ⅳ類。
云南各地也采取有力舉措推進水環境治理。玉溪市圍繞穩定保持撫仙湖Ⅰ類水質的目標,大力實施綜合保護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實施關停拆退、環湖生態建設、鎮村兩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城鎮規劃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新時代“仙湖衛士”八大行動,扎實開展突出問題整治的“百日雷霆行動”。大理州把“洱海清、大理興”作為根本發展理念,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洱海保護性搶救工作,全面實施洱海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污”治理、面源污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和全民保護洱海的七大行動。6月30日,《大理市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方案》正式實施,大理市將按計劃推進“三線”范圍內生態修復與濕地建設,恢復洱海沿湖自然生態岸線,形成完整的陸地與湖泊水體的過渡緩沖區域,提高洱海岸線空間生態修復自凈功能,促進洱海入湖水質改善。
同時,云南還全面推進“河長清河行動”等12項“云南清水行動”。目前,“河長清河行動”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截至3月底“河長清河行動”結束,全省投入河道整治人數39.88萬人次,整治面積414.7萬平方米,清理河道2.38萬公里,清理垃圾8.85萬噸。出動執法人員1.38萬人,打擊非法采砂點1474個,整治非法種植植物面積6.16萬平方米,處置非法排污口282個,整治非法網箱養魚、捕魚專項行動陸續展開,各地河湖治理力度持續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取得立竿見影之效,一些河湖長期積存的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