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了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網絡會商,7個馬鈴薯主產省(區)的測報技術人員根據田間菌量、品種抗性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北方馬鈴薯晚疫病呈偏重以上流行態勢,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前三年。
預計馬鈴薯晚疫病在北方大部產區總體偏重發生,甘肅東南部、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局部大流行,發生面積約1660萬畝。東北、華北地區大部病害流行盛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中旬,西北地區病害流行盛期為7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目前北方主產區馬鈴薯晚疫病發生面積為144.6萬畝,同比去年和前3年(2015~2017年)均值分別增加3.8倍和1倍,但比大流行的2012年、2013年同期分別減少31.7%和19.4%。各地平均病株率在0.1%~5.2%之間,重于前3年同期。
據統計,今年我國北方主產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約3200萬畝,感病品種種植面積比率近50%,甘肅、陜西、河北等地超過60%。由于自留種面積比例大,種薯帶菌率較高,且規模種植區品種單一,品種布局有利于病害流行。目前北方主產區馬鈴薯正處于易感病的現蕾期至花期,此生育期持續時間較長,遇適宜病害流行的天氣條件概率高,加大了病害流行風險。此外,未來幾日降水偏多的天氣條件也有利于病害流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