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舉行今年第二批次補充耕地指標網上交易,總交易金額為52.56億元,均價為每畝23.39萬元。
宜昌市、襄陽市、十堰市、黃岡市、隨州市、荊門市、咸寧市7個市所轄的17個縣(市、區)以及沙洋監獄管理局提供了22470.36畝補充耕地指標。
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這些指標由武漢市洪山區、漢陽區、蔡甸區、東西湖區、新洲區、漢南區、黃陂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黃石市經濟開發區、孝感市臨空經濟區、恩施市12地人民政府或管委會競得,以解決指標匱乏地區“占補平衡”難題。
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交易資金將優先用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領域。
補充耕地指標,即通過開墾或復墾土地形成了新耕地,本著“占補平衡”原則,新耕地面積,可作為補充耕地指標,用于掛牌交易、拍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