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東臺的可追溯西瓜一只賣出299元,一種射陽大米賣到40多元一公斤,城南新區一家庭農場的有機葡萄在深圳高端商超里一串賣到600元,還“不夠賣”……記者近日采訪獲知的一則則關于鹽城爆款農產品的新聞,不斷刷新人們對現代農業的認知。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當下人們已從“吃飽”轉向“吃好”的時候,農產品的供給也應順勢發生變化,必須不斷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吃好”的需求。
作為江蘇乃至全國的農業大市和長三角*的農產品供應基地,鹽城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農副產品豐富多樣,糧食、蔬菜、生豬、家禽、水產、蠶桑等主要農產品總量一直是全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涌現出一款款高質量、有口碑的爆款農產品,也是在情理之中,鹽城理應在提供更多優質農產品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每一個爆款農產品的背后,都是對品質的不懈追求。然而,近年來不斷有農產品滯銷的新聞被媒體關注。滯銷,除了市場對接不通暢的原因,相當一部分是產品品質問題。多少年不變的單一品種,口感差,品相不好,自然難有銷路,應及時被淘汰更新。這提示我們,農業生產必須適應多層次市場需求,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積極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廣生態模式,用高品質贏來高效益。
打造爆款農產品,孤芳自賞曲高和寡不行,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有了高質量的農產品,藏在深閨也不行,必須要創樹品牌。這幾年,東臺西瓜俏銷大中城市,許多瓜農不用為銷路發愁;走進超市,射陽大米賣得比本地其他大米要貴一點,消費者還非常認可,這些都是這些年我市持續打造農產品品牌發揮的巨大作用。一款優質農產品,有了叫得響的品牌,就會如虎添翼,銷路源源不斷地打開。
品牌需要培育,僅靠農民單個的個體就會勢單力薄,必須要政府出面組織引導。當前,鹽城要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躍升,必須大力實施品牌強農工程,持續加大綠色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一個地區的農產品品牌,也是一個地區現代農業實力的生動展現。實踐證明,現代農業發達的地區,都是農業品牌強的地區。
爆款產品,意味著暫時的暢銷,并不能代表一勞永逸。如果要做到“長銷”,仍然需要在品質、品牌和市場的培育上綜合施策,需要久久為功,堅持多著并舉,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監督管理、檢驗檢測、投入品監管、質量追溯和誠信等“六大”體系建設,大力提升監管能力和質量水平。
一個個爆款農產品,既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又展示了鹽城現代農業的成就,擴大了鹽城農業的品牌影響。鹽城農業從大到強,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生態基礎和潛力優勢,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調整生產經營方式,讓高質量的農產品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焦點、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和鄉村振興的支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