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黨建:突出“黨建+產業”特色,著力打造“田園黨建”特色服務品牌,目前已打造沙壩頭村黨群共富聯合體、河忠+昊王村企共建黨建示范點等典型,推動實現“黨員聚在田園里,群眾富在產業鏈”目標。
村民感受:村里的西瓜從種植一開始就嚴格把關,施農家底肥、合作社統一育苗、統一選種,從而保證了質量,打響了品牌,增加了收入,村民得到實惠。
“上市才一周,3000畝西瓜就剩這幾畝了,今天拉走就沒了。”近日,在寧夏靈武市梧桐樹鄉沙壩頭村第五屆西瓜節上,沙壩頭村西瓜合作社理事長王合忠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自6月底西瓜上市以來,一周時間,村里的1500萬公斤西瓜就一銷而空,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目前有黨員12人,流轉土地3.6萬畝種植苜蓿、玉米等作物,年產值6000多萬元。”靈武市同德機械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汪立明告訴記者。
沙壩頭村西瓜合作社與同德機械化專業合作社是靈武市探索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實踐中,該市梧桐樹鄉突出“黨建+產業”特色,著力打造“田園黨建”特色服務品牌,目前已打造沙壩頭村黨群共富聯合體,形成了以沙壩頭村黨支部為核心,西瓜合作社、互利蔬菜合作社為代表的黨群共富聯合示范園區。同時,突出“黨建+村企聯合”特色,打造河忠+昊王村企共建黨建示范點,聯手昊王米業等多家企業建立村企聯合工作站,實現村企支部聯建、活動陣地共享、鄉村文明共創、經濟發展共贏。
“我家種了7畝西瓜,每畝產量在5000公斤左右,今年有4萬多元的收入。”村民張軍告訴記者,村里的西瓜從種植一開始就嚴格把關,施農家底肥、合作社統一育苗、統一選種,這樣保證了質量,打響了品牌,增加了收入。同時,從去年開始在合作社的指導下,村里的瓜地都套種有番茄、豆角、辣椒等蔬菜,每畝還能收入五六千元。王合忠告訴記者,西瓜種植已成為村上的支柱產業,每年的西瓜種植面積占到了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一,如今的“沙壩頭”西瓜品牌越來越響亮,遠銷東南沿海等地。
“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支部+產業鏈’優勢,西瓜合作社黨支部聯合村內種植大戶,目前發展社員430戶,年均種植瓜菜4400畝,為群眾增收500多萬元。”靈武市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同德農機合作社聯合黨支部推行“訂單農業+土地托管”,流轉土地3.6萬余畝,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在此基礎上,依托電子商務、創客空間等農產品“線上線下”服務,開展創客行動,鼓勵農戶走訂單農業路子。
在打造“田園黨建”特色服務品牌工作中,靈武市著力引導黨員骨干和致富能人牽頭,形成一名黨員建一處基地,一處基地帶一方群眾增收的“1+N”的“兩個帶頭人”示范基地格局。同時,探索建立“支部+兩個帶頭人+產業”工作機制,建設致富帶頭人學習培訓室,深化“兩個帶頭人”基地產業鏈建設,目前已建成帶頭人基地10個、培育致富帶頭人110名,推動實現了“黨員聚在田園里,群眾富在產業鏈”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