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冀州區創新機制激活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
冀州區創新機制激活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
農業網   時間:2018/7/23 8:55:00  來源:衡水日報  閱讀數:409

  近日,衡水市冀州區北漳淮鄉現代農業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園區工人們正對枝葉茂盛的果樹苗木進行修剪管理。“今年園區內種植了200多畝優質果樹新品種,目前來看長勢良好,我們力爭5年內打造成全區*的優質果品‘根據地’和‘大本營’,并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農業園區負責人秦艷林信心滿滿地說。

  秦艷林所說的這個“根據地”和“大本營”,就是今年冀州著力打造的“新特優”果品基地,基地通過引進種植“新特優”果樹新品種,全面建設集優質果品種植、收儲和繁育于一體的現代化水果集散地。據區林業局技術人員介紹,除了打造現代化林果基地,占地260余畝的衡水市果品綜合試驗站項目也正在北漳淮鄉現代農業園區緊張建設中,借助這兩個林果產業項目,全區林果產業發展水平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林果產業的發展模式只是冀州農業產業化水平提升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區以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規模農業、循環農業、生態休閑農業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截至目前,該區初步形成了以畜牧養殖種植一體化、設施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為代表的新興農業板塊,經濟林、生態林、觀賞林、中藥材、設施蔬菜、綠色養殖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成為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其中,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6萬畝,現代密植果園面積1.4萬畝,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800畝,并通過農業招商成功引入總投資達14.5億元的牧原集團年出欄百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全區現代農業“發展動能”全面激活。

  現代農業產業的提質增效,離不開農業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為保障現代農業蓬勃發展,該區先后建設完成了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土地綜合治理等多個農業項目,實施了地下水壓采、全國小農水、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石津灌區恢復、南水北調輸水管線等多個水利工程。截至目前,全區新增高標準農田5500畝、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1萬畝,“渤海糧倉科技計劃”示范推廣15萬畝。同時,該區還通過建立農業節水機制,完成了22萬畝農田“一提一補”水價改革,現代農業的發展基礎全面夯實。

  農業發展基礎夯實了,冀州區著眼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創新現代農業發展機制,建立了規模化、現代化的管理運營平臺,并通過在建設現代化農業園區上“用心用力”,全面做大做強農業經濟。截至目前,該區已創建省級農業園區1個、市級農業園區4個、縣級農業園區10個、鄉級農業園區23個,一個集研發、生產、觀光、加工、物流于一體的高效農業示范區和產業群正在形成。其中,被列為全省“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的北漳淮現代農業園總面積達11290畝,擁有新型經營主體11家,基本形成了以中藥材、速生林、奶牛養殖為核心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和以生態養殖、特色種植、苗圃觀光為代表的“農業特色園區”;被列為首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的日鑫現代農業園區,攜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展航天育種,著力打造以航天農業產業為主導的“航空產業小鎮”和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除了發展現代農業園區,該區還將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專業合作作為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這塊兒“大蛋糕”的一招妙棋。位于冀州區南午村鎮谷王莊村的河北聚美康公司,流轉土地1000余畝,通過發展無公害中藥材種植、無公害蔬菜水果大棚以及生態野豬養殖等幾大“農業板塊”,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循環農業的新路子,并輻射帶動周邊2000余戶村民實現增收致富。而位于北漳淮鄉現代農業園區的另一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東平奶牛場,則通過引進現代化“均質乳化”及巴氏殺菌設備,積極延伸產業鏈條進行鮮奶深加工,把“鮮奶牧場”建在百姓身邊,讓群眾喝上新鮮奶、放心奶,并成為君樂寶、光明兩大乳業奶源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年增收近萬元。據統計,目前該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達35家,其中省級以上6家;擁有家庭農場939家,其中省級6家;建成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4家、*1家,并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社和聯合社的鄉鎮“全覆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m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