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慶市奉節縣夏季基層科普行動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集中開展,活動以“科技幫扶·振興鄉村”為主題。
據了解,開展好奉節縣“科技幫扶·振興鄉村”基層科普行動活動,是引導奉節縣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奉節縣脫貧決戰雙月督戰會暨夏秋百日會戰動員會精神,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素質,服務“三大攻堅戰、十項行動計劃”的有力舉措,對于推進奉節縣“科技助力*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按時按質*脫貧具有重要意義。
著力開展科普“進農村、進基地”行動
本次科技活動以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為重點,以農村專業協會和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為平臺,圍繞“4+3+X”特色效益農業,集中組織專家“進農村、進基地”開展科普講座、科普培訓。
奉節縣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臍橙品質提升培訓方面,以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為重點;中藥材種植以川牛膝、黨參、大黃為重點;夏季蠶桑養殖以蠶桑協會為平臺,以貧困村為重點;小水果夏季田間管理培訓,主要圍繞“優質葡萄、優質獼猴桃、優質核桃”為重點,以相應協會為抓手,集中開展小水果夏季田間管理培訓。
同時,堅持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貼近優勢產業發展,貼近經營主體需要、貼近農民技術需求、貼近農時季節“四貼近”方式,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210名養蠶戶集中學習養蠶技術
奉節縣青龍鎮上莊村于2016年發展桑苗20萬株,發展蠶桑1000畝,去年擴大到1500畝,蠶桑產業成為該村支柱產業。
對此,奉節縣科協于近日邀請養蠶專業技術人員到青龍鎮上莊村開展桑蠶技術培訓會,一場培訓會就有210名養蠶戶前來聆聽技術。
培訓會上,技術人員著重對桑園的科學管理、大蠶的飼養管理、蠶病的發生與預防、蠶房的消毒等關鍵技術環節作了系統的講解,并針對農戶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深受農戶們的歡迎。通過本次培訓,農戶了解到更多的種桑養蠶實用技術,增強了貧困戶脫貧摘帽的信心。
上莊村6社的王孝樹家中有7畝桑園,他養殖蠶桑30多年,他每年養殖7張蠶,每張蠶按照4000元售賣,他靠蠶桑產業可收入28000多元。他說:“養蠶得靠技術,要懂技術,就必須多參加培訓,聆聽專家的講課,才能養殖出優質的蠶繭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