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促進“三變”改革,涇陽縣橋底鎮在溝而上村探索推行生產合作、信用合作、供銷合作“三位一體”的合作社、信用社、供銷社“三社聯動”扶貧機制,給脫貧攻堅裝上“新引擎”。
今年54歲的張鵬是涇陽縣橋底鎮溝而上村六組人,妻子腦瘤常年服藥,加上自己前幾年腦溢血,這幾年老兩口看病欠下不少外債,鑒于他家里的實際情況,村上將張鵬家確定為*扶貧對象戶。近日,記者見到張鵬時,他正在涇陽縣睿馳科技有限公司食堂為員工們做午飯。
“現在地里的活不多,村上就幫我安排到公司做飯,一個月2000元。”說完,張鵬就把弄好的細面倒進鍋里翻炒。
據了解,張鵬家因病致貧,去年種了2.8畝蘋果樹,2.81畝桃樹,1.5畝的甜柿,收入1.1萬元。
“以前種果樹都是自己琢磨,靠老經驗,也沒人指點,想擴大種植面積又缺乏資金,好不容易收獲了產量又不大,銷路還是個問題,一年到頭根本賺不了幾個錢。”張鵬告訴記者,自2017年8月份以來,村上通過與金灃果業專業合作社和信用社、供銷社實施聯動,合作社教果農學種植技術、在信用社能貸到款、供銷社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幫果農把農特產品賣出去。
“我現在根本不必為資金、技術、農資和銷售犯愁,合作社、信用社、供銷社把問題都*性解決了。比如去年市場上蘋果收購價1.1~1.2元/公斤,但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以2元/公斤的價格賣出去了,光這我就多掙幾千元。”張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張鵬又從村上承包了10畝土地種植蘋果,從信用社無息貸款了5萬元,加上合作社通過供銷社網上銷售,張鵬對全家早日脫貧充滿了信心。
據溝而上村黨支部書記郭紀民介紹,全村在冊16戶貧困戶都加入到了金灃果業專業合作社。與此同時,溝而上村開展“三社聯動”,主要通過定點、定單、定時服務*打通三條增收“通道”。定點服務,開辟綠色融資通道。信用社對合作社社員和貧困農戶進行調查評定,給予款授信額度;定單服務,開辟綠色購銷通道。供銷社設立電商服務中心,確定專人根據專業合作社提供的信息,為社員農戶集中購置農用物資,對社員制定保護價,統一進行果品購銷;定時服務,開辟綠色技術通道。合作社從管理、資金、技術等方面徹底解決農民生產過程中的難題。目前“三社聯動”有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更便捷地為農民提供技術、信息、資金等全方位的服務,積極探索創新的“三社聯動”支農惠民服務新模式成為溝而上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
涇陽縣橋底鎮副鎮長屈波告訴記者,在*扶貧工作中,溝而上村以果業發展為重點,采取“合作社+信用社+供銷社(電商)”的運行模式,由合作社牽頭,使用產業幫扶資金幫助貧困戶自身發展果樹種植,果樹成園掛果后貧困戶收入可實現相對穩定。在貧困戶果樹成長期間,合作社通過使用貧困戶金融增信貸款入股資金,擴大合作社果樹種植規模,所獲收益根據貸款入股額度,按照一定比例分紅,保障貧困戶果樹成長期間的收入。同時協調駐村企業安排就業、合作社就業、公益性崗位就業、落實各項保障政策等方式,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減輕群眾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負擔。目前,橋底鎮已計劃在轄區其他行政村推廣實行“三社聯動”扶貧機制,為全鎮脫貧攻堅工作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記者隨后從涇陽縣脫貧辦了解到,涇陽全縣轄8個鎮、133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64個),建檔立卡貧困規模為5083戶16564人,其中:未脫貧2073戶5181人,脫貧戶3010戶11383人,貧困發生率為1.65%。2018年,該縣確保計劃20個貧困村退出,351戶1206名貧困人口穩步脫貧的目標任務高質量全面完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