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河南新鄉輝縣市西平羅鄉兆村的一戶院落,屋內不時傳來縫紉機“嗒嗒嗒”的聲響。進屋一看,只見10多位中年女性正坐在機器前,給半成品鞋墊縫邊、貼商標。穿針引線、撥動鞋墊轉動,有動作嫻熟的,有略顯生疏的,一個生產車間的雛形呈現在眼前,這里就是兆村扶貧車間加工點。
按照輝縣市“百企幫百村”助推脫貧攻堅的要求,兆村與包聯企業河南邦尼裝備有限公司積極對接。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因村制宜,出資25萬元在兆村創辦“扶貧車間”,投入設備,培訓技術。今年5月開始建設,日前已正式生產運營。
趙煥平是兆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批學員,趙煥平到河南邦尼裝備有限公司接受了20天培訓,熟練地掌握了技術。在兆村“扶貧車間”,她主要負責驗貨和縫貼商標。“**多可以縫3000多雙鞋墊兒的商標,四五十元錢很輕松就拿到了,也不耽誤做家務。家門口打工掙錢,脫貧有奔頭兒了!”趙煥平高興地說。
貧困戶靳愛梅正在機器上專注地練習縫紉技術。“我也想到加工點來干活,貼補家用。我身體不太好,不能外出務工,如果學會這一技術,就可以不出遠門增加一些收入。”靳愛梅對未來充滿憧憬。
“設立‘扶貧車間’的目的,就是讓不方便進工廠的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這種亦工亦農的用工形式,深受留守婦女、老年人的歡迎。”西平羅鄉負責人介紹說,河南邦尼裝備有限公司采取代加工車間的模式,確保原材料供應及時,并解決后期銷售工作。該公司還提供帶薪崗位培訓,培訓期間食宿全免,為兆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安置一批貧困人口就業?,F已投入安裝設備10臺,計劃安裝設備40臺,吸納貧困戶20人就業,工人生產操作熟練后可確保每人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預計可增加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拓寬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渠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