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陽市農信社始終把服務“三農”當作使命,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現狀,運用金融資源和金融手段,尋找扶貧工作的突破口,探索金融扶貧的新途徑,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農信社累計發放扶貧貸款54.41億元,支持貧困戶8.36萬戶,帶動貧困人口26.13萬人,金融*扶貧貸款投放總量位居南陽市金融機構*位,在全省信用社系統中排名*。
強化組織領導,單列扶貧投放。成立金融支持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駐村*書記和主要領導包村包戶制度。每年初下達年度專項扶貧信貸投放計劃,并將其列入專項考核,大力推進扶貧貸款的投放力度。
加強扶貧政策宣傳,擴大扶貧受眾量。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該市農信社利用遍布各鄉鎮的485個物流網點、遍布村組的2722個金融自助服務點及惠農支付服務點,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彩頁、現場講解等方式對貧困戶進行信貸扶貧政策宣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創新扶貧模式,研發貸款新產品。鼓勵轄內各縣級行社探索創新扶貧方式,一方面,轄內各縣級行社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了不同的信貸模式創新,如淅川聯社開展的“黨群+”扶貧模式,被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南陽分行在南陽市金融系統推廣;內鄉聯社因成功開展產業*扶貧,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現場觀摩會議召開地;方城聯社探索的“五+”扶貧模式,被中國人民銀行南陽分行列為試點單位;唐河聯社的“糧倉扶貧+”以及西峽農商銀行的“3+1”等扶貧模式,均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各縣級行社開發了一批信貸扶貧產品,如鎮平聯社的“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貸、南召聯社的“合作貸”和“富民貸”、桐柏農商銀行的“光伏貸”、社旗聯社的“扶貧寶”、內鄉農商銀行的“養牛扶貧貸”和“聚愛扶貧貸”等30多個產品,受到了扶貧戶的歡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