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川,隨著農村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進駐,也讓不少人返鄉創業,攪熱了亟待轉型的縣域經濟。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起步的今天,農村電商如何在“互聯網+”的沙場中脫穎而出,記者帶您一起探訪。
農村電商亟待轉型
兩年前,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落地賀蘭縣,建設了農村淘寶賀蘭服務中心和42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為村民網上代購日用百貨、家用電器、農資農具等各類物資。在賀蘭縣常信鄉新民村,村級服務站的村淘合伙人何惠娟、任成山兩口子除了幫村民們在農村淘寶平臺上代購商品,還教會了大家網購。服務站月銷售額達三五萬元,農村淘寶平臺的各個商家和阿里巴巴一同讓利,兩口子1個月賺4000多元不是問題。
兩年后,村民們都學會了網購,農村電商服務站還能用什么服務留住村民,這讓何惠娟犯難。生意不那么紅火了,同何惠娟一同投身農村淘寶的村淘合伙人退出不少。丈夫任成山也另起爐灶干起了跨境電商。何惠娟告訴記者:“兩年的經營不夠維持生活,經營模式、村民消費都在改變。”
就在這時,商業服務模式的改變,讓何惠娟看到了希望。何惠娟為農民購買品牌農資農具,讓農民先試用先體驗,試用好了再下單。這能為她帶來1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各種生活繳費提成,何惠娟的生意有了起色。同時,農村土地流轉和合作社經營的加快發展,也讓何惠娟看到了生機。她說:“農村電商一成不變,勢必適應不了農村的消費環境。現在農民都會網購了,更注重消費體驗感,拼多多、京東的進駐也分流了農民消費群體。如果不摸準農民喜好開展需求營銷,農村電商勢必走不長。”
如今,何惠娟認定了天貓優品的農資品牌,還定期到廠家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她推薦的農資產品已經在新民村鋪開了市場。
打通本土農特產品銷路
永寧縣縣域電商服務中心負責人郭靜告訴記者:“以前村民依賴村級服務站代購,現在村民們已經學會了網購,對村級服務站的依賴也削弱了。為了維持經營,不少村級服務站把贏利點放在了幫村民代收發包裹、代繳話費上。如果幫村民在京東平臺購物,服務站老板可以獲得一點傭金。村級服務站會引導村民在京東平臺上購物,與村民建立了服務關系,就會讓村民在服務站收發包裹、繳話費,但這樣的贏利收入并不多。農村電商在永寧縣各村級服務站的網購功能已經弱化。
兩年前,郭靜經營的淘翼夏平臺是京東和中國電信合作經營的地方電商平臺。平臺展示了永寧大米、葡萄酒、蜂蜜、特色羊肉等各類農特產品。在永寧縣縣域電商服務中心,各類農特產品的展示擺滿貨架,但這些農特產品的網銷并不如人意。郭靜在推廣平臺時,曾向這些農特產企業建議,提高包裝品質、加強品牌營銷,但受制于經營規模,本土農特產品的網絡包裝極為困難。
“電商平臺的銷售準入標準越來越高。本土農特產品由于缺乏統一包裝和生產標準,產品種類少、規模小,導致這些農特產品很難找到好的銷路。”郭靜告訴記者,外銷已經成了農村電商的*痛點。網購已經沒有優勢,外銷又成*痛點。如何尋找更加適合本土特色的電商運營模式,無數農村電商經營者都在摸索。
永寧放心菜在淘翼夏平臺的銷售模式,讓郭靜看到了希望。“通過包棚的方式和農民建立定單農業關系,農民保證蔬菜質量,我們保證銷路,放心菜是我們目前*實踐了可行的農產品上行項目。”郭靜說。但讓郭靜為難的是,放心菜的網銷人工成本太高、貨源組織并不理想,物流運輸完全靠個人。但農民對這種只管種植、不操心銷路又能保本盈利的服務顯然非常買賬。
事實上,百瑞源枸杞、厚生記休閑食品、廣銀有機大米、靈武長棗等特色農產品憑借品牌優勢和生產規模已經站穩國內知名電商平臺。但是還有更多農特產品,急切希望通過電商平臺賺得一桶金。
建立符合農村市場的商業模式
近年來,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商城、蘇寧易購、供銷E家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均在寧夏設立了分中心。銀川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進駐農村電商的農產品普遍存在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薄弱、專業電商人才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馮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互聯網+”是個產業鏈條,帶來的是生產模式、生產流程甚至整個系統的全流程改造。通過電商平臺營銷要跟用戶建立持續穩定的關系才能*把控用戶的訴求,這要求運營人員要有非常強大的信息化支撐,要用平臺同用戶建立有效的互動和秩序,當然還要有符合用戶需求的商業設計。平臺只是一個渠道,建立平臺是互聯網+經濟的趨勢,但是如何用好這一渠道就是方法的問題。很多平臺建起來,但并沒有形成滿足絕大多數用戶需求的服務,沒有建立穩定的營銷關系,*終走不長久。農村電商需要順暢的信息化支撐,需要與農民建立穩定持續的互動關系,還需要根據市場情況建立符合農村市場的商業模式。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民更加希望通過先進技術知道春天種什么,秋天賣什么,買什么生產資料。何惠娟從村淘合伙人變身為“村小二”,通過賣品牌農資農具“網”住農民的心,農村淘寶從做平臺到做服務,更加看重品牌體驗感。郭靜從做農特產品銷售到專攻本地放心菜銷售,為農民提供網上銷售服務,也在嘗試尋找適合農村電商網銷的產品。靈武市的供銷E家平臺對接各個合作社開展農資代購代銷、企業金融等服務,還為村民提供繳水費、電費、話費等服務……農村電商的服務形式呈現多樣化,“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探索異常艱難,誰找準了符合農民需求的服務并建立持續穩定的供需關系,誰就能活下來。
據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數據,2016年~2017年農村寬帶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17年農村網民占比近3成。銀川市目前已實現行政村光纖*覆蓋,20人以上的自然村實現光纖*覆蓋,4G網絡實現城鄉全覆蓋。順豐、申通、郵政等物流體系深入鄉鎮,逐漸深入行政村。這些努力已為農村電商深入基層搭建了快車道,但在新經濟形勢下,推廣什么樣的服務、選擇什么樣的品牌才能建立長久的電商供需服務關系,還需要更多嘗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