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國家農創園管委會主辦的“農業硅谷 創鏈未來”——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發展推介大會成功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到2025年,園區將打造成為創新驅動、開放共享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大基地,成為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現代農業“硅谷”。據了解,此次發展推介大會上,共有簽約項目16個,目前在談項目47個。
全國**現代農創中心落戶浦口
大會上,南京市浦口區區長、南京國家農創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磊致辭并做園區投資環境推介。
王磊介紹說,作為南京的“江北明珠”,浦口現有700平方公里、50萬人口,周圍兩水合抱、中部老山橫貫,擁有“十里溫泉、百里老山、千年銀杏、萬只白鷺、十萬畝*森林公園”,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特別是隨著江北新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匯聚疊加,“兩隧兩橋三軌”等多條過江通道陸續貫通,浦口乘勢而為,經濟社會保持既穩又快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穩居全省*方陣。
同時,作為南京重點建設的三個“大學城”之一,浦口擁有多所*高校,*、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數十所,園區距南京農業大學新校區直線距離僅1公里。基于浦口良好的基礎條件,在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16年12月18日,原農業部正式批復建設南京國家農創園,是全國**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全省*的*農業科創園區。
建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現代農業“硅谷”
王磊說, 結合南京 “創新名城”布局部署,充分考慮區情實際和發展需求,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園區明確了發展定位:緊緊圍繞“五中心一硅谷”,主攻生物農業和智慧農業,打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全要素、全過程、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努力做好“現代農業產業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目前,園區整體方案、概念設計、總體規劃設計方案均已通過論證。按照全市“一核多園”布局部署,農創園核心區科創中心占地332畝,分為A、B兩地塊,建筑總面積約89萬平方米。在功能布局上,核心區劃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研發高地、科技服務平臺和總部經濟區。其中,研發高地重點建設科創大樓,主要集聚現代化公共實驗室、院士工作站、技術研發中心等科研機構,通過“研發—孵化—交易”的創新轉化模式,不斷為成果推廣平臺、總部經濟集聚區提供“源頭活水”。科技服務平臺重點建設檢驗測試平臺、成果推廣平臺和智慧服務平臺,將實現對研發高地、總部經濟區系統化、智能化的管理,提供全程專業服務和研發高地創新活動的“公共支撐”。總部經濟區重點建設企業總部商務區及生物農業城、現代種業城、智能裝備城和健康食品城,是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的實施主體,也是我們建設園區的出發點、落腳點。
計劃到2020年,園區完成科創中心一期建設,建成省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協同創新大平臺,在農業龍頭企業集聚、成果孵化和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到2025年,完成科創中心整體建設,將園區打造成為創新驅動、開放共享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大基地,成為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現代農業“硅谷”。
三方面支持,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新時代蘊含新機遇,新機遇期待新合作。自成立以來,園區堅持同步推進規劃建設、招商引智等工作,圍繞自身功能定位,明確了以下八個方向。分別是:新型研發機構、共享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創業農企、農業集團總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和科技服務機構。
王磊表示,熱忱歡迎海內外企業、科研院所、人才團隊更加關注園區、了解園區、選擇園區,與我們一起共同書寫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浦口區從多個方面愿為大家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一是全方位政策支持。在園區進行政策先試先行,目前,園區內正在實行部省市聯席會議、省市農委派駐園區聯絡等制度,將立足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政策體系,進一步梳理集成有關扶持政策,并結合區內正在實行的模擬審批、預審代辦等機制,為入園企業、人才團隊提供更多資金傾斜和需求保障。
二是全鏈條金融支持。目前,園區正在謀劃成立5億元農業產業發展母基金,積極撬動社會資本合作設立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系列子基金。同時,此次發展推介大會上,園區將與新希望集團合作成立10億元的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為入駐企業提供鏈條式金融服務。
三是全要素配套支持。目前,園區已落實過渡載體1萬平方米,將進行科學合理布局、裝修,孵化基地和人才公寓也已落實到位,可實現快速入駐。下一步,還將繼續高標準建設包括信息、商業、文體和倉儲物流等關鍵性功能配套,努力打造更富競爭力的開放環境。
共有簽約項目16個,在談項目47個
據統計,推介會共有簽約項目16個,其中科技農企類型7個,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實驗室類型5個,新型研發機構類型2個,金融資本2個。在儀式現場,中林種業生物工程中心、隆平高科(南京)研究中心、先正達華東區域總部、新希望產業基金等16個重大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目前在談項目47個。
項目的成功簽約將對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園區將繼續做好各方面支撐和配套條件,促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打造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