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安徽懷遠縣陳集鎮:打造樹莓小鎮 助力*脫貧
安徽懷遠縣陳集鎮:打造樹莓小鎮 助力*脫貧
農業網   時間:2018/8/1 10:12:00  來源:鳳凰網安徽綜合  閱讀數:447

  懷遠縣陳集鎮產業扶貧基地,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采摘樹莓。碧綠的枝葉間,一顆顆艷紅的樹莓果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

  樹莓,也叫“覆盆子”。這種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形容“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的野果子經過人工不斷選種、培育、改良,在今天變成能夠種植的農作物。如今,800多畝樹莓生長在陳集鎮的田野間,成為當地發展產業扶貧的一抹亮色。從一開始的引進樹莓,到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再到規劃延長產業鏈,打造樹莓小鎮,陳集鎮通過發展樹莓種植產業扶貧,為貧困戶帶來脫貧的希望。

  第三代“黃金水果”

  樹莓被稱為第三代“黃金水果”,有“抗癌*”的美譽。樹莓中含有大量的SOD、花青素、鞣花酸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防癌的作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在種植樹莓之前,陳集鎮也走過不少彎路。當地曾發展過蠶桑、水果種植等多種產業,但因為水土不服、附加值不高等原因,產業扶貧的效果不理想。2016年,經過多方考察和尋求專家指導,陳集鎮決定引進樹莓嘗試。

  “我們這里的樹莓可以從7月份一直采摘到11月份,足足可以采摘四個月,這在北方是做不到的。”陳集鎮黨委書記李家如介紹。

  在2016年,鎮里引進了近三百畝的樹莓苗,經過試驗發現,無論是掛果率還是果實品質都達到了市場要求。于是在2017年,陳集鎮又引進了500多畝樹莓苗。李家如告訴鳳凰網安徽,樹莓的產果量是在不斷增加的,*年一畝地只能產400斤左右,但是第二年就可以達到1000斤,到了樹莓果樹的成熟期,一畝地可以達到一噸產量。

  通過和中國樹莓聯盟簽訂合作協議,陳集鎮生產的所有樹莓果以5元一斤的價格賣給對方,由樹莓聯盟負責運輸和對外銷售。除去成本,貧困戶每畝可以得到三千多元的收益。

  “有信心今年脫貧”

  對于陳集鎮的村民張艷玲來說,這一顆顆紅彤彤的樹莓果代表的是全家的希望。張艷玲是陳集鎮的建檔貧困戶,家里養有兩個小孩,還有一位70多歲的老母親,一家人靠著水稻種植的微薄收入生活。

  “以前家里一年辛苦到頭,人均才不過千把塊錢。”貧困的生活,讓張艷玲覺得*對不起的就是孩子們,“孩子們也跟著大人受苦,逢年過節想給孩子們買點新衣服都拿不出錢。”

  隨著陳集鎮發展樹莓種植產業,張艷玲也參與了其中。樹莓種植的前期成本比較高,貧困戶沒有啟動資金,陳集鎮為貧困戶申請了懷遠縣的產業扶貧資金。每戶6000元的產業扶貧資金可以購買1000棵左右的樹莓苗,正好能夠種滿一畝土地。

  由于樹莓屬于漿果,所以種植過程要求很高,果實也非常嬌嫩,連采摘都要全程戴手套、口罩、帽子,以防汗液和頭發掉落進去。為此,陳集鎮聘請了專門的技術人員前來培訓。

  除了自家種植樹莓的收入,在農閑時間,張艷玲和家人也到鎮里樹莓種植合作社參與除草、摘果等賺取勞動收入。

  收入漸漸提高,張艷玲對生活也越來越有信心。“我感覺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我有信心今年年底就脫貧。”談及未來,張艷玲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

  融一、二、三產業,打造樹莓小鎮

  在鎮黨委書記李家如看來,幫助像張艷玲這樣的貧困戶實現脫貧只是發展樹莓種植產業的*步,接下來,陳集鎮準備進一步擴大樹莓種植面積,延長產業鏈,以樹莓種植為基礎,發展樹莓加工、特色旅游等第二、第三產業。

  據了解,樹莓在市場的價格一般為一斤三四十元左右,高品質的樹莓甚至可以達到80元一斤。不難看出,陳集鎮的樹莓種植目前還有很大利潤升值空間。

  但是和其他水果不同的是,樹莓對存儲的要求特別高。樹莓采摘后,如果24小時之內沒有速凍處理,果實就會變質。為了發展樹莓深加工產業,陳集鎮正在籌備建設大型冷凍庫。“冷凍庫預計本月底就可以建設完成,建好后可以存儲500噸樹莓。”

  李家如告訴鳳凰網安徽,樹莓種植產業化的前景十分廣闊。除了制作常規的樹莓果醬、樹莓飲料等,在深加工領域,提取樹莓中蘊含豐富的SOD、花青素、水楊酸等物質,應用到化妝品、保健品、藥材等產品上,將能夠達到更高的收益。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樹莓種植基地發展“康養+農業”、“休閑+農業”等特色旅游產業。

  近年來,我國已有多個省份將樹莓種植列入重點扶持項目,并開展了規模化種植,部分地區和企業也已經涉及了樹莓深加工領域,生產的樹莓果酒、果醬等在海內外均有銷售。陳集鎮通過引進樹莓種植,融合二、三產業,打造樹莓小鎮,將極大推動當地發展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為貧困戶帶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