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多月過去了,翻看一家人的股權證,五組村民周長橋仍一臉開心。“沒想到我們農民也能當股東。希望村里集體經濟越搞越好,我們也能多分紅。”湖北宜昌龍王臺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宜都市枝城鎮龍王臺股份經濟合作社掛牌,包括周長橋在內的664戶農戶領到股權證。
龍王臺有五個村民小組,共有906戶2759人。去年10月,啟動改革。通過清產核資、清人分類的“兩清”工作,*終確定集體資產為3127萬元(其中,經營性資產有1698萬元),確認2345人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參與股份分配。
根據湖北省、宜昌市的實施方案,股權設置分為集體股和成員股。成員股中,又根據村民對集體經濟貢獻的大小,細分為基本股、勞齡股。記者發現,龍王臺卻多設置了一個組級貢獻股。
“組級貢獻股是我們根據村情,在充分尊重民意和保障群眾利益的基礎上設立的”村黨總支書記康芹華介紹,原來,90年代,五組便建設了門面房,這部分組級資產長期以來都產生了經濟收益,并用于組里的公益事業。改革啟動后,有村民代表反映,要把這部分集體資產統一收到村里來,就必須在股權設置中,維護好五組群眾的利益。“組級貢獻股”便在反復論證中誕生。而這樣公平合理的股權設置,一下讓五組這個特殊問題迎刃而解。
幾代龍王臺村民,為村里留下了不少集體資產,其中81個門面,成為村里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康芹華告訴記者,往年,村委會要派專人收租金,挨個給租戶做工作,講價的、久拖不交的情況十分普遍,通常一年都收不齊租金,集體經濟收入大打折扣。
今年村里完成改革后,集體資產正式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名義運營。村里召開了門店租戶的管理大會,明確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是經營主體,將租金上漲20%。合作社組織專班,當場簽訂合同,收取保證金、租金并開票,所有門店三天之內交齊租金。
“過去收一年收不齊,現在專班三天全收齊,改革讓我們嘗到了甜頭”,康芹華說,如今的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清晰、權責明確、運營也更規范,“一把尺子量到底”門面收租不再講“人情”。
據了解,截止4月,宜都市包括龍王臺在內的3個試點村改革全面結束。目前,宜都正在根據試點情況,制定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今年下半年,改革將在當地127個行政村全面鋪開,預計2019年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