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東中山市火炬區的廣東龍業農業合作社辦公室里的鍵盤“啪啪”地響著,這是該合作社“茂生園”商城工作時的場景。零食、干果、手信、禮盒、水果雜糧等十余個品種,上百種農業類產品正借助“茂生園”在網上賣得歡。
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廣東龍業農業合作社副總經理黃少梅是中山市政協委員,也是較早觸“網”的農業致富帶頭人。
該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開創了“基地+農戶+企業”的新模式,并針對火炬區茂生香蕉肥大香甜,極受消費者歡迎的特點,注冊“茂生園”商標。
“農戶以前在銷售農產品時,由于獲取市場信息渠道不多,農產品難以賣得起好價格。接上電商之后,信息渠道多了,農戶選擇價格的空間大了。”黃少梅舉例說,2014年開始運作阿里巴巴平臺,那年中秋節借助網絡擴大了“茂生蕉”的知名度和銷售渠道,比以往的“田頭收購價”每斤至少多了0.3元。
過去分散的種植戶要不自己拿去市場零售,要不就是以較低價等待田頭拉貨。價格全由收購商說了算,現在有了互聯網平臺,不像過去只能靠“求人買”,缺乏主動權。
在黃少梅的帶動下,中山的香蕉、菠蘿、番石榴等特色農產品及深加工農產品觸“網”拓寬新天地。“茂生園”現在平均每年實現了過百萬元的銷售量。在2017中國·廣東“農電獎”評獎中,黃少梅還獲得“杰出電商致富帶頭人獎”,全省只有10名。
吳滿開是廣東龍業農業合作社社員之一,也是合作社的種植大戶。近幾年,他耕種的面積在三百畝以上。如今,年逾五十歲的吳滿開對“互聯網+農業”并不陌生。
“我們主要負責種植,合作社通過網絡平臺幫我們銷售,還挑選一些精品出來,幫忙打響品牌,產品的售價比平時好,經濟效益也高了。”吳滿開說。
有了互聯網提供信息,吳滿開在三百畝種植土地上可以做更多的文章。其中,輪植就是提高土地附加值的一個好辦法。比如,在香蕉苗還不高時,可以輪植一些番薯、香瓜、西瓜、玉米、毛豆、木瓜等短期農作物。
這些農作物主要通過合作社網絡平臺銷售。采取輪植后,一個季度一畝土地的附加值可增長1000-2000元,經濟效益可觀。粗算下來,搭上互聯網快車后,吳滿開種的土地效益比觸“網”前提高10%以上。
網上商城不僅僅助力中山產品賣出更好的價格,還助推全國一些大山地區的農產品走出大山,開拓廣闊市場。
火炬區培養一批“四懂農民”
今年1月29日,火炬區印發《火炬開發區農業轉型扶持資金實施方案》,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和扶持火炬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幫扶本地居民就業創業,推動該區現代農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在扶持措施中,其中有一條就是支持農產品、水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市場流通做大做強,鼓勵企業發展“互聯網+農業”經營模式。對示范性農產品、水產品電商采取項目補助的形式,用于互聯網設備、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費用,按照“先建后補”的原則給予生產項目*性補助8萬元。
近年來,火炬區農業服務中心重點開展惠農政策及信息服務,2015年,該中心被廣東省農業廳認定首批省級惠農信息社。省惠農信息社、火炬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簡國新告訴記者,信息社定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班,培養“懂文化、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黃少梅還是惠農信息社的信息員。據她介紹,信息社的合作模式靈活多樣,基本每月針對種植技術、質量檢測、品種推廣等進行技術培訓,農戶也可通過電話專線、微信群咨詢技術問題。
同時,為減輕農民創業或農業轉型的資金負擔,2013年,該區首創免息免抵押農業轉型扶持資金,符合條件均可申請期限長達兩年且無需抵押的免息借款。截至目前,該區培育了一家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茂生園”“美佳淘”“聚隆古”三家農業電商,帶動400多名社員共同創業致富。
“今年我們已獲得了8萬元的互聯網+農業*性補助。“黃少梅說,有了政府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干農業的信心更足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